雖說有些不厚道,但這是路長林的一番心意,他不好推脫,再加上父母親要吃藥,兩個半大的孩子總是留在家里也不是個事,想送他們去學點手藝,都需要銀子。
“長林,謝謝你,我會好好干的。”
“該我謝謝你們,要不是你們,靜娘和孩子就……”路長林說著說著說不下去了,拉著靜娘站起來深深地鞠了個躬。
“哎呀!你們這是做什么,快起來,快起來。”姚翠花手忙腳亂的將靜娘扶起來。
剛她聽明白了,路長林夫妻這是將賺錢的機會送上門來了,她心里十分的激動。正是缺銀子的時候,有了這幾個月的收入,阿輝和阿偉就可以去鎮上學門手藝了。他們全家的日子也能好過多了。
“嫂子,我和孩子他爹商量了下,打算把那個草棚子買下來,你看一兩銀子行不。”
靜娘握著姚翠花的手詢問,李大牛對她們的幫助,她一直記在心里,不管姚翠花怎么想的,但這份恩情她會一直記著。
“那個破棚子不值錢,你們隨便拆。”姚翠花無所謂的說道。
“那個棚子本來就是我搭來農忙的時候歇腳用的,免得來回跑路耽誤時間。那里還能要你們的錢。”
見他們如此說,靜娘和路長林便不再堅持,又提出租種草棚子前的十來畝地。每年給租金二兩銀子。
李大牛夫妻倆聽了立刻點頭答應,家里地多勞動力少,她整天照看家里的兩老人,還要給幾個孩子洗衣服煮飯,抽不開身,地里的活全靠李大牛。每年農忙的時候,能脫一層皮,種出來的糧食舍不得吃,賣了換成銀子給二老買藥。
把地租出去,租金比賣糧食得來的銀子還多,人還輕松些,何樂而不為。
“租金我們一年一付,你們什么時候想把地收回去都可以。”說完路長林掏出二兩銀子給李大牛。
他信得過李大牛,無需再立字據。
大事談完后,幾人開始聊著家常,比如房子怎么建,李大牛父母親的病情如何等等之類的,倒也其樂融融。
李大牛想起一件事情來,突然問道:“長林,你們去村長那打招呼沒,在山上建房子得知會村長。”
路長林和靜娘對視一眼,笑著道:“大牛兄,這個無需擔心,如今東山除了山下的農田,其余的山頭都在蕓兒名下。”
“你們把…把東山給買下來了。”
李大牛夫妻二人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這得多少銀子啊!
“不是我們買的,是洪府的小少爺買了送給蕓兒的,人家一片心意,我們不好不收。”
這…絕對是洪府的小少爺看上路小蕓了,不然怎么送個山頭,這么大的手筆。
路小蕓那丫頭命也太好了。
要是自己的閨女也有那么好的命就好了。姚翠花看著自己五歲的閨女李蘭蘭胡思亂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