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吧!工人一天二十五個銅板,管一頓午飯。先找人將地基整理出來。”
胡世林搓了搓手,期期艾艾的道:“中午管飯要婆娘煮飯,你看我家大兒媳咋樣,她手腳麻利,吃得苦,嘴巴嚴,心寬,是個懂事的。”
路小蕓想了想會兒,才想起村長家的大兒媳胡王氏,是個憨厚老實的實在人。做家務活的一把手,在村子里的媳婦中頗有盛名。家中有未成親的小伙子,當娘的都希望能找一個胡王氏這樣懂事又能干的兒媳。
“那就定王伯娘,免得我再找人。每個月五百個銅板,食材我爹每天會帶回來,需要什么跟我爹說。”
村長動作果然迅速,第二天就找了六個人,先在河灘那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用來煮午飯,和工人們休息。這天氣越來越熱,沒有遮陰休息的地方,干半天活兒能曬脫一層皮。
胡王氏將家里的鍋碗瓢盆搬來不少,只等路長林從鎮上帶食材回來,她就能一展身手了。這活計是公公求來的,她一定要好好干,給允兒賺點筆墨銀子。
見大家忙的滿頭大汗,她從家里拿了些去年曬得野菊花,燒了一大鍋水,煮了菊花茶,放涼后讓工人喝些消暑。胡世林喝著清涼的菊花茶很滿意,他這個大兒還是挺明事理的,比家里的另外兩個懂事多了。
他找路小蕓要來了煮飯的活計,給了大兒媳,并表明賺的銀子不用交公,全是給允兒讀書用。另外兩個兒媳當著他的面沒有說什么,回了自個屋子摔盆摔碗,指桑罵槐,打罵兒女。他都看在眼里,又無可奈何。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作為長輩想要做到不偏不倚,完全公平太難了。家中孫子輩允兒最大,又有天賦,全家人先緊著他讀書。等過幾天,幾個小的長大了,他只要還活著也會供他們讀書。
兩個小兒媳非揪著不放,說他們夫妻倆偏心,這是本扯不清道不明的爛賬。
胡世林一口氣喝完碗中涼透的菊花茶,望著平坦的河灘,心里琢磨著。路小蕓建作坊,他領著三個兒子多多少少能賺點銀子,家里的矛盾或許能減輕一些。
路小蕓這丫頭要是將生意做大了,村民們到她的作坊做活,不僅賺了銀子還能照顧家里。村民們有銀子了,村子也就富了。他的愿望也就實現了,到時就算一抔黃土埋了也心甘情愿。
村長胡世林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帶領工人們甩開膀子干起活來。
路小蕓的圖紙還沒畫好,他們目前的工作是將河灘給整理出來。河灘長滿了野草,他們要將野草割掉,再要將碎石清理掉,泥沙挖走,再填上石塊,嵌入黃粘土。這個時代沒有水泥,建房子都是用黃粘土。
路小蕓將零食作坊的樣子在腦海里過了兩遍。找小七幫忙畫圖紙,兩人配合默契,很快就畫出了圖紙。
零食作坊分原材料儲備間,處理間,晾曬間,油炸間,烘焙間,成品間。每個車間都配備相應的設施,到時候分工合作,提高效率。零食最重要的環節,大部分是烘烤,晾曬,油炸,這些重要步驟交給可靠的人,也不怕被人學了去。
路小蕓特意讓小七畫了李子柒視頻教學的那種泥土做的面包爐,到時候專門用來烤餅干和面包。想到餅干,她舔了舔嘴巴,好久沒有吃香酥的餅干了,甚至想念。
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吃貨,什么都想吃,越是吃不到的越是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