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手中拿著代表宋軍的紅旗,模擬著幾路大軍的行軍軌跡,而另一邊的郭遵則手拿藍旗,他代表著遼軍,應對著宋軍的進攻,只是他手中能動用的遼軍實在太少了,最后只能放棄外圍的城池,然后集中兵力固守在析津府等幾座大城之中。
“士衡兄,你這三路大軍壓鏡,我這邊除了退守析津府外,再也沒有其它的辦法,不過析津府墻高城深,哪怕是有火器,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萬一你在析津府消耗了太多的兵力,恐怕就無力攻打西京大同府了,日后更難以輕易的打下整個燕云十六州。”最后郭遵放下手中的藍旗笑道。
郭遵是劉平的副手,而且他極為擅長騎兵做戰,剛好遼軍主要是騎兵,所以他在推演時一直扮演遼軍的角色,只是最后的結果幾乎差不多,每次都是被逼得收縮兵力,憑借著析津府的城墻固守,希望借此消耗宋軍的兵力,甚至拖到宋軍退兵,然后再嘗試反擊,這倒是與現在的耶律宗真有點像。
劉平這時也放下了手中的小旗子,當下也皺著眉頭開口道:“我也發現了這一點,所以才希望把更多的遼軍消滅在析津府城外,只是遼軍大都是騎兵,想要攔截他們實在太困難了。”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能夠追上騎兵的也只有騎兵,當初趙振與黨項大軍在黃河邊決戰時,就派我的騎兵繞到后方偷襲黨項人的大營,從而導致黨項首尾難顧,最后不得不敗退而走,這次不如也讓我率領一支騎兵突襲,絕對能攔截住遼軍,使得他們無法退到析津府去!”郭遵這時主動請命道,他是騎兵將領,最向往的就是能與契丹鐵騎一決生死。
劉平聽到郭遵的建議也頗為心動,他這次攻打遼國本來就決定要速戰速決,而騎兵剛好可以達成這個目標,再加上郭遵經驗豐富,手下的騎兵也十分精銳,遼國騎兵對上他們也未必是對手。
不過劉平最后卻還是搖頭否決了郭遵的提議道:“契丹人以騎兵聞名,雖然現在遼軍主力被調走,但依然不能小視,以騎兵對騎兵還是有些太冒險了,而且析津府離的太近,萬一你們攔截外圍的遼軍時,析津府派兵夾擊,到時你們也會遇到危險,而咱們第一次對遼國用兵,第一仗必須要打得漂亮,這樣才能樹立起將士們的信心,所以絕不能冒險!”
聽到劉平這么說,郭遵也覺得有道理,雖然他之前打敗了黨項騎兵,但是對遼國鐵騎也沒有十分的把握,畢竟遼國鐵騎的威名實在太重了,大宋立國這么多年,一直被遼國鐵騎的威名壓制的死死的,以前根本不敢有興兵的念頭。
“士衡兄,那你準備什么時候下令?我估計下面的將領現在都快等不及了!”郭遵這時忽然再次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