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長嘯……”
“我輩……”
“……蓬蒿人。”
從雜亂的念誦聲中,劉知易突然辨識出來,這不是李白的詩嗎?
這個世界沒有李白,自然沒有李白的詩,這正是劉知易上次在樓里抄來出氣用的。只不過當時他心情暢快,隨手寫下了這首詩,沒想到今天聽到有人念誦。
這個世界的詩詞十分粗糙,僅僅是文人閑暇時的一種游戲,既不能科舉考試,也不能安邦治國,難等大雅之堂。
可是詩詞作為一種抒情詠志的重要文體,傳承久遠,不可忽視。雖不實用,如今文道昌盛,還是有大量讀書人將詩詞看做展露才情重要的方式。一首名詩無法幫詩人考中進士,但有可能幫詩人揚名立萬,得到某些官場大佬的青睞。之所以詩能起到這樣的作用,無非是因為詩是最凝練的文字,短短幾個字,卻有觸動心靈的作用,最適合反映文人的功底。一個會寫文章的人未必會寫詩,一個寫詩寫的極好的人,文章一般不差。
李白的詩當然極好,聽到許多人在念誦,劉知易并不奇怪,如果李白的名詩都不能被這些書生認可,只能說這些書生沒文化。
李詩仙,我幫你異界揚名了!嗯,不用謝。
想到自己把李白的詩詞拿到異界揚名,劉知易覺得挺有意思。
不過很快劉知易就樂不起來了,因為三樓一個狂生,坦胸露懷突然從房間里沖到回廊上,趴著拉桿瘋狂搖晃,沖著一樓大堂大叫。
“蓬蒿兄。你在不在這里?出來一見。在下楚郡曾鴻,仰慕兄臺才華,能否賜見。”
這哥們嗑藥了吧?
劉知易有些傻眼,一首詩能刺激成這樣!
這個叫曾鴻的外地書生趴著欄桿高喊,很快引來許多人效仿。
“蓬蒿兄。在下等與兄臺有戚戚之感,亦不愿做蓬蒿之人!”
說完紛紛狂笑。
劉知易縮了下脖子,明明正大光明,怎么有種做賊的感覺。他又沒留名,算不上抄襲吧。
溜了溜了,萬一被認出來,當成作者,那就太尷尬了。
在一眾外地士子的狂笑中,劉知易倉惶逃離及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