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易不太相信儒家會派這樣的高手保護他,也許陶先生是人老心不老,恰好去怡紅院喝花酒呢。
無論如何,陶先生出手了,意味著那馬太歲確實死了。
結果珠子,入手沉重,有強烈的氣息波動。
劉知易輸入一道真氣,立馬光明大放,真是好寶貝。上次劉知易從珠子上領悟了妖道,知道這珠子的作用,大概跟妖道有關。那河蚌有一個本能,叫做吞噬。珠子連玉扣發出的光明都能吸收,大概就是這個作用。
隨著真氣輸入,珠子給劉知易反饋了一些不一樣的信息,竟然是馬太歲的記憶片段。
他用心感受。
馬太歲的一些經歷開始浮現。
馬家以前也是流民,跟楚兒家一樣,被朝廷安置在貧瘠的兩水村。終日耕種,卻饑寒交迫,馬家先祖憤憤不平。終于有一日,救助了一個落水旅人,可回頭竟將旅人賣給了人販子,賺取了第一桶金。之后馬家漸漸發家,向兩水村村民放貸,還不起錢的賣兒賣女,徹底做起了販賣人口的買賣。
傳到馬太歲之時,馬家已經是土豪。已經不僅僅販賣本鄉人口,而且豢養打手,暗中擄掠水上水手。一次馬太歲偶遇了河蚌,河蚌吞噬了他船上的其他人,將他留了下來,還賜予了一道妖力。感受到了妖力的強大詭異之后,馬太歲跟河蚌做起了交易。替河蚌搜尋血食,河蚌回饋妖力。
幾年之后,馬太歲力量強大,不再滿足交易,想要一勞永逸,吞了河蚌。請了江湖高手,結果反被河蚌一網打盡。這次之后,馬太歲被河蚌拘禁在江底,唯有每年獻祭了童男童女,才能與家人見一面。
在馬太歲的記憶中,劉知易還確認了另一件事,河蚌死了。河蚌之所以死,是死于天劫。河蚌吞噬生靈,為天道不容,降下天劫。但河蚌妖力強大,天劫竟然奈何不得。如果不是王鑠從河蚌內部,燒裂了蚌殼,河蚌會安然度過天劫。河蚌一死,大多數力量留在了蚌珠中,馬太歲貪戀這種力量,所以暗中追蹤到了刑部,搶奪蚌珠。之所以又跑去怡紅院,則是追著楚兒去的。
楚兒滅了馬家滿門,馬太歲在刑部的時候,無暇下手,逃出刑部后,暗中追蹤到了怡紅院,結果被劉知易等人聯手絞殺。
讀完珠子中殘存的信息,劉知易想到什么,開始翻找一些密卷。
有一張圖畫中,畫著一個帶著青銅面具的薩滿,對著死者跳舞,死者的靈魂凝聚,薩滿將自己的血喂給靈魂,靈魂俯首帖耳。
“這是鬼道!”
結合馬太歲的遭遇,劉知易聯想到馬太歲根本就是河蚌豢養的倀鬼。
傳說死于虎口的亡魂,溺斃在河里的亡魂,都會化作倀鬼。虎妖懂得驅使倀鬼,所以有個成語叫為虎作倀。馬太歲就是河蚌驅使的倀鬼,他是一個水鬼!
剛剛想明白這些,系統突然提示劉知易領悟鬼道,獎勵三十萬積分。
隨便查看了一下,發現除了三十萬積分獎勵比較實惠外,其他都沒什么用處。
鬼道,十分詭異,可以通過驅使鬼魂為自己服務。
通過吞噬鬼魂,增加自身的“鬼氣”,提升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