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易意識到,這根本就是邪道,他真的修煉了,別說天能不能容得下他,人間肯定容不下他。所以跟妖道一樣,他根本不打算修煉。
想到這里,劉知易看著呂公收藏的那些秘本,頓時感覺不香了。那些消失的學派,或許很大的問題就是不夠正派。
或許他該學的,還是諸子百家。現存的墨家、兵家、名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他都還沒有修行,卻去試圖修行已經消失的學派,本身就存了投機的心思。
“少主還有什么吩咐?”
李青見劉知易久久沒有問號,拱手詢問。
劉知易道:“怎么沒見杜先生?”
他知道李青、杜白二人負責保護他,李青他見過了,杜白始終沒有現身。
李青道:“杜兄是暗樁,是不會現身的。”
劉知易點頭:“原來如此。你見到杜先生,替我感謝他。”
李青點頭:“遵命。在下告退。”
看著李青離開,劉知易放過那些比較邪門的學派,開始翻看諸子百家正統學說。
正統學派中,也有比較詭異的。墨家的《明鬼》,很可能跟鬼道有關。不過墨家明鬼,并不是吞噬鬼魂增加自己的修養,而是明鬼神之志。墨家的思想總給人一種天真的外表,有為的儒家,敬鬼神而遠之,對天地意志,鬼神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及不說有也不說無,也不感興趣;無為的道家認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認為天道是冷酷的,這可能近乎自然法則的根本,優勝劣汰;法家認為天道至公,認為天地間存在正義,已經有些天真;墨家更認為天道至善,天生萬物以養人,鬼神是天道用來賞善罰惡的工具,人作善事,天降神靈給與福報,人作惡事,天降惡鬼予以懲罰。
墨家明鬼,是去感悟鬼神意志,堅定自己的信念。同時用來警告世人,多做善事。
因為覺得墨家天真,劉知易一直不太相信墨家學說,所以看了也白看,無法領悟。
墨家之外,名家詭辯,是真正的口舌之士,白馬非馬這些詭辯,劉知易也不感興趣。雖然也相信名家《離堅白》論述中的哲學道理,但他真的沒有心思探究這些東西。縱橫家,同樣是舌辯之士,但辯論的根基往往基于利益,十分扎實,算計人心,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縱橫家號稱“一怒諸侯懼,安居天下息”,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亂的家伙,天生的外交家。縱橫家的道理中,充滿了對利益的權衡,確實是大道理,劉知易感悟了半天,卻沒有收獲。大概是因為距離他的生活太遠,沒有切身的體會。
最詭異的是陰陽家,劉知易也最感興趣,陰陽五行學說,夾雜道德論述。對此劉知易太熟悉了,可五行相生的根本原理,他還是不相信,構成物質的元素,何止五行。元素周期表他能背到底,自然中有的元素就有近百種,何止五行。
但是陰陽家相信五行變化,認為萬事萬物就是金木水火土構成,自然變化,就是五行變化。他借助五行變化,摸索出了許多陰陽術,神奇無比,簡直就是法師。
花費了半天時間,劉知易也無法領悟陰陽變化道理,只能放棄。
學了一天,準備離開之際,呂公進來了。提著一個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