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易慢慢明白,這個世界的物理法則不同,精神意志信念這些事物,在這個世界里是會具現出具體的力量的。道心是諸子百家最核心的力量源泉,一旦道心破碎,就再也無法凝聚真氣。
真狠!
劉知易不由感慨,小老弟這一手借刀殺人,可真的把儒門四杰殺的涼透了。
看到劉知易震驚的神情,憐風頗為感慨,外人到現在也想不通,儒門四杰那四個庸人為什么有勇氣挑戰姚重。
劉知易則憂心忡忡,小老弟那么狠辣,讓他后怕不已。并不擔心表弟真對自己怎么樣,而是擔心表弟這么下去,對成長不利,他還是個孩子啊!
幾個小姐姐看到劉知易神色不對,以為是為四杰惋惜,紛紛安慰。
劉知易卻已經有些坐不住了。
不行,回頭我得去看看表弟,看看儒門四杰怎么樣了。
第二日一早,劉知易回太學,直接去了儒家。
儒門四杰的宿舍內,小表弟正仰躺在床上,四杰站在屋內,畢恭畢敬,人人臉上帶傷。
只聽小表弟正在訓話:
“四位學長。不是學弟不懂尊卑,我表哥有篇《師說》,你們讀過,也都說好。《師說》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徒之間尚且不分先后,更枉論同學之間。學弟如今修行多有進境,奈何學業頗重,以后這舍內雜務,就有勞四位學長多多費心了!”
劉知易在門外小心偷聽,臉色越聽越黑。
小老弟這是在欺負人吧?
我要怎么辦,現在進去收拾他嗎?話說這儒門四杰也是自找的,他們四人當年聯合起來欺負小老弟,現在真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報應不爽。被小老弟欺負回來,也無可厚非。可欺負人是不對的,任由小老弟如此,日后對他成長會不會不利?
可如果現在就進去收拾他,讓他積壓已久的那口惡氣釋放不出來,會不會讓他心生怨憤,更加不利成長。不及時制止,任由他這么肆無忌憚下去,是不是又給他養成一種睚眥必報的習慣,讓他學會為了報復而進行隱忍,而不是為了某些大業忍辱負重。
正猶豫著,突然有路過的儒家弟子給劉知易打招呼。
“劉兄。多日不見了!”
一個面善的儒家弟子,捧著書,邊走邊讀。
認識劉知易的人太多了,他并不認識這個人。
拱手:“多日不見,多日不見。”
頗有些尷尬。
打過招呼后,這同學捧著書讀著,走了。
劉知易身后的門,嘎吱一聲開了,已經被人發現。
小表弟正站在門后,捋衣,正冠,躬身行禮。
“見過表兄。”
劉知易回禮:“表弟,多日不見。”
儒門四杰站在身后,一臉尷尬的同時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