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榮和實惠之間,小表弟權衡不了。
“你搬不搬。我反正不住,你也不住的話,我就退給太學了。咱不能憑空占著不是!”
劉知易催促道。
“搬!”
小表弟下定決心。
又覺得他的表現有些過于急切。
掩飾一下:“表兄一番心意,為弟不敢辜負!”
還能往儒家的兄友弟恭上靠,真是學以致用。
劉知易用孺子可教的眼神贊許。
“那你就先在這里收拾一下,我去跟管房打聲招呼。”
說著轉出房間,跟管房打完招呼,對方沒有任何為難,劉知易可是儒家的寶貝,最高層跟他們打過招呼的,不敢招惹,而且出手還大方,沉甸甸的銀子在手,他們才不想節外生枝。
見完管房小吏之后,并沒有直接回宿舍,而是去了儒門四杰處。他們已經幫忙收拾好了表弟的行禮,見劉知易來,馬上詢問送去哪里。
劉知易讓他們先坐下,不急著搬家,先聊一聊。
都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被小表弟暗算了,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儒門四杰很有小人的潛質,還是幫小表弟化解一番,他雖然腹黑,可未必真的了解社會的險惡。
“諸位。表弟年少無知,多有得罪。諸位海涵。”
四人嘆息一聲,知道劉知易說的什么意思。
張福嘆道:“怪我們兄弟以前不知深淺,眼高于頂,不知人外有人。哎!”
他們服了!
這心態,劉知易不由得想給個贊。以他跟這四人不多的接觸,這四人還真有這種優良品質,雖然愛慕虛榮,眼高于頂,但對高于他們的人,那是真心拜服。雖然沒有儒家不恥下問的修養,至少向上請教,他們不會倨傲。
四人并非自滿之人。
劉知易嘆道:“不止諸位家世如何?”
修為一廢,如果是豪門子弟,也沒有什么,照樣榮華富貴。如果是寒門子弟,這一生可就廢了。
張福道:“在下南山縣人士,家有良田百畝……”
王祿道:“在下吳郡人士,有十余畝茶山,家有兄弟三人……”
李壽道:“在下京城人士,家中有鋪子三間……”
趙喜道:“在下江北人士,家父治圃為業,兄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