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所為道:“正好我近來無事,劉兄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李園道:“我和熊紈也去。”
劉知易感激道:“那就有勞諸位了。這些流程,還請諸位好好學學。”
說著拿出那塊玉牌,輸入一道真氣,馬上映照出一幅幅畫面,十分清晰,正是劉知易進行緊急救助的操作。
畫道畫出的畫面,持續時間不會太長,這塊玉牌播放十次基本上就模糊了。
不過別說十次,這些家伙一旦認真,三次以內還不能記牢的話,他們就考不上太學。
都是人尖子,當晚就都背熟了。
第二天,劉知易分別把他們派去怡紅院、芙蓉樓、芍藥樓、牡丹樓四座青樓,昨日去怡紅院跟玉扣商量了一下,玉扣很支持。玉扣背后的身份是摩尼教圣女,芍藥樓的花魁紅衣,牡丹樓的花魁無格,芙蓉樓的花魁花媚都是她的手下,她能做這三座名樓的主。
劉知易沒空去青樓,準備工作繁雜,他都不敢保證能不能在出征前做好。方案其實已經交給了嶺南王府,可對方遲遲沒有行動,劉知易等不及他們用官方的力量去做,他打算先私下進行先期籌備,以免開拔的時候措手不及。
今日去拜訪了京城里有名的布商、絲商,戰爭時期,紗布這種物資,可是戰略資源。他需要保證充足的貨源。
盛產紗布的地方在江南、江北,哪里土地平坦,種桑種棉的人極多,紡織業十分發達,天下有三分之一的紡織品出自那里。
亮明身份跟他們商談,都很熱情。跟官府做買賣,除了擔心貨款要不到之外,是絕對的好買賣。對普通商人來說,很不愿意跟官府做買賣,可對于這些豪商來說,官府說最好的買家,因為一不挑貨,二不考慮價格,因為不是自己的錢,也不是給自家用,只要能保證不賴賬,這生意做得。豪商可不太怕官府賴賬,因為他們大都在朝中有關系。
劉知易跟他們談了紗布的規格問題,約定改日來驗貨。
接著馬不停蹄趕去嶺南王府,催促嶺南王交代工匠,趕制一批手術工具,大多數樣式是太學里的守藏,少部分是劉知易按照自己的經驗,描繪了圖樣。
大的準備工作基本交代下去,可總覺得一些細節還不到位。
忙前忙后,一連數日,終于紗布樣品也驗收合格了,酒坊也蒸餾出了合格的醫用酒精,商定好借給軍隊一批學徒隨軍,并且原樣加工幾套蒸餾器。
王府傳來消息,那些手術工具兩天之內就打造完畢,還保證,如果有損壞,即便到了前線,也能臨時打造出來。隨軍的工匠中,就屬鐵匠最多。
感覺一切都準備停當,劉知易恍然發現,最大的一個工作還沒做。
他還沒去做自己家屬的工作。
他要隨軍出征,老爹劉大刀大概率是不會攔阻的,可母親劉姜氏是百分百不會同意的。
殿試第二日,劉知易回了家。
果然一說,老爹滿不在乎,母親哭個沒完。
“娘。你放心,我是去做醫官,又不是上前線,沒有事情的。”
“你少騙我。嶺南瘴癘之地,就是不打仗,也會死人的。”
“怕什么,我是醫官!”
“醫官就不得病了?”
老娘的腦子突然靈便了很多,竟然說不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