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天,嶺南王帥營搬進了山寨,跟蠻人說的是,老王爺年紀大了,受不了潮濕。南蠻人信不信不知道,但他們沒有反對,也沒能力反對。
此時,他們城下的河邊是水寨,五里處有陸營,他們居住的山上還有山寨,嶺南王的軍營已經把坨坨波人的城池包圍了,讓他們怎么反對?
劉知易也搬進了山里,大營扎在一處溪流旁,營地和周圍的山林被砍伐,四周還有大火焚燒后的痕跡。山并不高俊,可山后連著山,山外還有山,這是一篇連綿起伏的山脈的邊緣。
嶺南王的探馬,每天都深入山脈深處,沿著沱沱河探索。還通過坨坨波族的關系,派遣使者給周邊十幾個部落都送了禮物。
此時劉知易有些弄不懂嶺南王的想法了,莫非他想拉攏坨坨聯盟,這當然是好事,可是這樣一來,速戰速決的計劃就徹底失敗了。
如今進入荒林已經二十天,按照金川郡主的口氣,此時應該已經結束了戰爭,可現在分明才剛開始,而且老王爺一點都不急。
嶺南王的心思,劉知易猜不透,也懶得去猜了。做好自己的事情都不容易,醫院中的重傷員數量高達三百,雖然暫時保住了性命,可總體形勢很不樂觀。最擔憂的問題開始出現苗頭,大軍開始出現疫病。數百士兵開始拉稀,不知道是瘧疾引起,還是病菌所致。
劉知易向嶺南王提出合理建議,將患病士兵隔離治療,要求所有士兵飲水必須燒開。要求軍營展開大掃除活動,架起大鍋,將每個士兵的衣服都進行蒸煮消毒。燒熱水給士兵洗澡。嶺南王反正不打算走,對這些耗時費力的要求一一照做,讓人擔憂的疫情沒有蔓延開來,得到了控制。
嶺南王不但不走,還不斷加固營寨,從山上砍伐下來的木材通過溪流運輸到下游,先后沿著坨坨河又修建了數個水寨,從坨坨波城開始,五里一處水寨,一共修建了四處。兩座水寨之間,修建一座陸營作為呼應,水寨駐兵一千,陸營駐兵三千。沿著坨坨河直到小金川江河口,構筑了一條二十里,水陸呼應的防線。
此時劉知易有些猜到嶺南王的目的了,果然第十五天,河對面出現了南蠻人的大軍。嶺南王這是準備轉攻為守了,連克南蠻三座城池,南蠻王不可能無動于衷。與其一座座城池去攻堅,反過來等待南蠻人進攻,也許更加有利。
至于坨坨波城,根本無足輕重,此時已經是嶺南王大營中間一口肥肉,隨時可以吃下,不吞下坨坨波城,還能威脅坨坨聯盟,不要輕舉妄動,保持中立。
劉知易了解到,南蠻確實建立了一個國家,最強大的蠡部,聯合三十三個大部落聯盟,組建了這個國家。可各個部落聯盟跟蠡部之間,只是簡單的盟約關系,并沒有牢固的紐帶,各部落聯盟之間,甚至經常互相攻擊、吞并。南蠻王一直對這種行為進行調停,卻無法杜絕。
南蠻王有一定的號召力,多次號召各部落聯盟組建軍隊,攻擊不服的部落,解救臣服部落,積累了不弱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