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小豪族不容小覷,他們世世代代把持鄉長、亭長乃至里正這樣的鄉官,在嶺南影響力巨大。根據朝廷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一個鄉管轄著一百個村子左右,大的鄉,人口甚至能達到十萬人。
嶺東節度使司馬忠籠絡了地方縣令,拉攏了地方豪族,確實就能把嶺南王的影響力架空,徹底掌控嶺南東郡的實權。
劉知易對這種權力之爭不感興趣,雖然聽出了金川郡主的不滿,卻也不完全附和她的話。
郡主大概聽出劉知易對嶺南東郡興趣缺缺,開始轉移話題。
“此次王兄南征,讓南荒蠻族臣服,你以為朝廷該如何封賞?”
這個問題,嶺南王大軍中的將領公開私下討論了不知道多少回了,劉知易聽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張口就道:“無非是加官進爵,加封封地兩種。”
郡主問道:“加官進爵如何加法,如何進法?加封封地,如何封法?”
劉知易道:“王爺是郡王,加官進爵,頂多加封親王。加封封地嗎,新打下來的土地,荒涼無人,朝廷不會在意,封給王爺也有可能。”
金川郡主哼道:“你以為朝廷會那么好心?加封親王,可就位極人臣了,大夏朝第一個異姓親王,這風頭會要人命的,與徐謙加九錫何異?就算朝廷敢封,王兄也不敢受。至于封地,絕無可能!”
加官進爵還是加封封地,相關的爭論一直存在,可誰也沒有像金川郡主這么篤定,篤定朝廷不會加封封地。
劉知易反問:“何以見得?南荒地廣人稀,朝廷留之無用,王爺功高難封,不將這種地方封給王爺,朝廷又該如何封賞?”
劉知易實在想不通,除了加封封地外,朝廷該怎么封賞嶺南王了。給個虛頭親王名號,當然是最好的,可這有捧殺的嫌疑,嶺南王不敢接受。那就只剩一個加封封地了,總不能立下這么大一個功勞,最后不加封賞。
郡主道:“你也知道南荒荒無人煙,荒無人煙是因為離中原太遠。不加封的原因也是如此。”
劉知易頓時明白了,確實不能封。嶺南就已經遠離中原,朝廷無法控制,更何況南荒了。如果把南荒封給嶺南王,恐怕嶺南王在南荒干什么,朝廷都難以控制。
劉知易嘆道:“那就只剩下封妻蔭子了。”
金川郡主悶哼一聲:“算你說對了。”
郡主臉色不好,封妻蔭子可輪不到她,嶺南王這場功勞,白白便宜了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