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公搖搖頭:“此地乃是京城,盜門如果在暗,防不勝防,既已曝露,我已有準備。京城高手眾多,盜門不敢放肆。在京城之中,你大可無憂。”
劉知易反問:“京城之外呢?”
呂公疑惑:“你要回家?”
劉知易點頭,早該回家了。
呂公笑道:“無憂!”
看來呂公準備好了,一定派出了一個大高手保護。
劉知易作揖行禮:“呂公費心了。”
呂公道:“你無需如此客氣。也無需為這小恩小義感恩。別人可以,唯獨你不能如此。”
劉知易明白,呂公幫他,不是讓他感恩戴德,像一個門客死士那樣獻上忠誠,而是要他復興雜家。雜家的身份,可不是門客,而是主人。呂公絕對不愿看到劉知易像門客那樣想問題,那樣就徹底失敗了。所以之前才暗中秘密保護,就是怕劉知易有心理負擔。
劉知易保證道:“呂公放心,我回家中,打算閉關參悟雜家精義,盡快提升雜家修為。必然為雜家點亮那盞燈!”
呂公欣慰,反而勸道:“一切隨心,不要強求。你修雜家,不要因為別人。”
為了呂公去修雜家,那樣是修不成的。
劉知易點頭:“呂公放心。此次去嶺南,我于雜家,頗有領悟,閉關乃為此。”
他確實對雜家有了緊迫的需求,別的不說,雜家能讓他同時運轉法家、醫家、儒家真氣,驅動護身寶甲罡氣,僅僅這一個作用,就值得他盡快提升雜家修為。好在有其他正修的根基,雜家修為提升相對容易。
呂公真的欣慰了。
……
玉扣活了過來,謝玄不由的感慨玉扣福運深厚。
沒想到秋池書院隊伍中,有一個兼修醫家的大儒,秋池書院院監尹二先生。
秋池書院有兩位尹先生,名氣極大,因為兩兄弟在武帝時先后高中狀元,因不滿武帝時期連年征戰,辭官歸隱,一位回了書院做山長,一位做院監。
有尹二先生在,玉扣就是想死都難。
跟著書院師生,走了兩日終于走出了巴山古道,進入夏郡后,沿河向西,又走了一日,到了清河港,在這里搭船。
一路上,尹二先生對謝玄這個來自江南謝家的才子很欣賞,跟他講了許多學問,但謝玄頗有些不認可。他修的是兵家,尹二先生是一個十分反戰的儒家,堅信兵者不祥,所以兩人往往話不投機。可惜謝玄不敢離隊,不然早就分開了。
玉扣倒是很喜歡聽老先生的道理,可老先生不跟她講,因為她是一個女流,老先生保守,相信女子無才便是德。
因此兩人一路上都很憋屈,卻又無法反駁。
商船速度不快,每日三百到五百里,此地距夏京兩千多里,足足走了六日才到。
秋池書院一行人,會去縣學安身,作為秋池書院的學生,他們的水平其實不熟太學生,但只享有縣學學生的待遇,相當于舉人,可太學生的地位,比舉人稍高,比進士不如,因為可以不參加科舉也能做官,但只能做小官。
迫不及待的分別,謝玄要回鎮妖司復命,玉扣則回了怡紅院。
通過秘密方式,得知自己三個侍者都被摩尼寺抓了起來,玉扣嘆息一聲,早知道有這么一天,沒想到來的這么快。
她沒有任何猶豫,馬上行動起來,公開露面,在摩尼坊轉了一圈,卻不入摩尼寺。
接著顧不上城外有危險,徑直出城,她需要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