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郡主有意了,肯定會和老太太再進行商討,自己雖然是長嫂,但是管不到小叔子的終身大事。
劉氏特意讓門房留意了給老太太屋里的信貼,果然,郡主那邊給老太太遞了帖子。
李望山到了老太太屋里,沒多長時間就出來了,隔天請安,劉氏特意觀察了老太太臉色,就知道李望山肯定沒同意。
老太太并無在家中說起縣主之事,劉氏也只當不知。
過了半個月左右,母親身邊的嬤嬤專門來府里請安。
“老奴給小姐請安,京外的莊子收成得好,太太說小姐一直念著這味,特意交代老奴做了送來。”
“勞煩嬤嬤了,嬤嬤先喝口茶,我也有些關于母親的事情想問下你。”
劉氏帶著嬤嬤進了自己屋。
“小姐,我那姐姐昨晚連夜找了我,說郡主和你們老太太說了,這事必須成。”
那嬤嬤說了,又抬頭看了下門窗,才低下頭湊近劉氏耳邊。
“再過三天,就是佛誕日,皇上會到法華寺上香,郡主會和縣主同往,你們府上的二爺,已被皇上欽點,當天作畫題詩用于供奉。”
“只是佛門重地,如何能成。”
“小姐不知,當天只要府上二爺和縣主一起,被人看到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即便衣冠整齊,郡主只要在皇上面前說上一聲,都是能成。”
劉氏懂了,郡主就是求了皇上恩典,縣主才風風光光回京,縣主也算是皇上的遠房表妹,加上李望山喪妻未娶,兩人也算登對。
若是當天傳出兩人相會之事,佛門清凈之地,不免難聽,但若說成是情投意合,皇上當場賜婚,那就是佳偶天成。
到時候皇上礙于縣主的顏面也好,佛誕日的莊重威嚴也好,都是會讓李望山低頭的。
郡主也是看中了這點,所以才敢這樣算計,事后即便皇上怪罪,也不會重罰,比起李望山這個女婿,責罰倒是不算什么了。
劉氏心中有了計較,親送了老嬤嬤出院子,轉身就去了張婉瑜屋里。
“姐姐怎么過來了?”
劉氏平時倒也會偶爾過來,只是現在是早上,一般劉氏都是早上處理庶務,午后才得空。
“今日母親身邊的嬤嬤給我送了甜粿來,我想起你小時候也愛這個,所以拿了些過來。”
這個甜粿還是她們小時候,莊子里收成后,嬤嬤就會用新割的麥子,細細打磨成了米漿,加上了各種帶顏色的菜汁或者花汁,一層層蒸出來的,細膩軟彈,香甜可口。
那時候沒到這個時節,嬤嬤就會親手蒸糕,小時候張婉瑜到劉府的時候,也十分喜歡。
一轉眼,都過了十幾年了。
自己也從當時懵懂的少女成了如今這邊模樣。
心存算計,連自己小時候親手帶了近一年的表妹,都計劃進去了。
張婉瑜正看著盤子上的甜粿,欣喜不已,已經很多年沒吃到了。
劉氏看著她的笑容,穩定心神,說服自己,張婉瑜自己也是心悅二老爺的,這也算成全了她,若是成了,按照二老爺的人品,張婉瑜也是不虧的。
且自己以后在府中也會多幫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