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戶好幾日未見慕瑤出來鎮子上;心中生了些疑惑。不止為何,劉智銀如今一看這丫頭不來了,不知怎了,心里空落落的不說,還有些失落。
他也不知為何會有這種感覺上頭來;
仙女湖
馮氏家中
馮氏總共家里有五個姐弟
馮氏排最大,通常被人喊阿景。老二則是馮大山,老三馮小山,老四馮小妹,老五馮小弟。
最近馮父正愁呢,在破窯屋前一搭又一搭抽著旱煙,眼見馮大山馬上就十九了,可家中別說彩禮,就是住的也不盡人意,屋子里不但透風,甚至還漏雨……人家姑娘來了,還不轉頭就跑。
大瀝朝習俗一般是15歲姑娘就可以出門子了,有些更早的有13歲,到了17歲若還沒嫁的就會被村婦在背后嘀嘀咕咕的;
馮父一口牙早年趕牛掉了兩顆,嘴角的胡子也橫七豎八的,常年只穿一件白色的褂子,和妻子張氏日日只睡兩三個時辰就得起床去干活養活這幾個孩子。
馮小山看見爹發愁
滿不在意說
“爹你怎么又那么愁?”
馮父瞥一眼,你哥娶媳婦沒著落,家里這屋頭還這樣,不愁啊?說完他又抓抓頭發,撕扯幾下,表情很痛苦;全是一個父親的擔當。
馮小山切了聲
“姐夫家有幾柄大價錢扇子呢,別說修屋頭,就是指著換屋頭都得!”
馮父聞言,口中旱煙并未停下,還是吐了霧;“你怎么知道?”
馮小山:“哥都這樣和姐說!”
馮父:“如果那錢能換成咱們家可不中!哎……你姐姐那家的,本來老翁就是教書人,教書人清貴,也就幾柄扇子,玉佩啥的還能值點錢。”
馮小山:“人家哥哥還說了,那掌柜看上了姐夫家的扇子就姐夫不肯賣,人家掌柜還說了要不就先打打交情,就這能與興聚寶茍掌柜認識場也是夠情面的。將來,小妹小弟說親還能跟媒婆的說姐夫和茍掌柜認識……”
馮父就很清醒
“區區一個掌柜有什么體面,至多了就是給人看門口的!還能有個屁用”
馮小山:“那你說什么東西才是體面的?”
馮父冷眼看了他一下
“這茍掌柜只是萬家的一條守門狗,萬家才是整個鎮子上的財神。”
馮小山覺得自己剛剛確實過于武斷,“是是是,萬老爺!”
馮父“小山啊,爹在五個孩子中最看重的是你,你就是將來承起整個馮家的人!”馮父拍拍老三的肩膀,頗為感慨說著。
“我還想著,要不托萬家門房的姓曾的,以前跟你老子爺一起處過幾回事上南邊販過鹽。想著要不把你送進萬家在里面做打掃的活,不要跟著我們這一家子吃苦了。”
馮小山一聽眼神都變了
“進萬家,咱老子爺以前販鹽咱們這會子家里還窮呢?”
馮父不悅看了眼他
正是這時候,馮小弟抓著一只母雞興沖沖進來,嚇得旁邊正喝水的鴨子嘎嘎嘎地跑開。
馮家處的是兩間大排屋
一間大炕上睡著幾兄妹,一旁又有一個床,是馮父馮母的屋;
“跑什么呢兔崽子!”馮父看著馮小弟急急忙忙的怒斥。
馮小弟今年八歲,正是上樹掏鳥蛋的年紀。穿著條短褲子,上面是哥哥剩的一件藍色破長衫。
“爹我剛剛聽你說要送三哥進萬家,我也去,我聽劉扁兒說那萬家的墻有這么高,里面狗吃的都是雞腿……”
馮父笑了摸摸他頭
“想吃雞腿?”
馮小弟自然點點頭手里抱個大母雞
馮父啪嗒丟了煙,抱起小兒子;嘴里念念叨叨“走,放下雞那是家里下單的,我們今天去姐姐家吃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