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兩章來啦,騷瑞!)
好聲音主體舞臺采用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紅色,舞臺兩側各有一塊LED大屏幕。
好聲音的剪刀手雕塑標志則位于舞臺正后方,兩塊屏幕之間。
舞臺上的學員返聽音箱被藏到了舞臺下面,使得整個表演區域更加“干凈開闊”。
觀眾席將舞臺呈270度環繞包裹,分上下兩層。
得益于世界級音樂廳的結構設計,收聽效果絕對能夠讓現場觀眾覺得震撼。
不僅能夠更近距離地接觸選手和導師,還能感受到舞美帶給視覺的沖擊力。
從舞臺一側繞到后臺,穿過一條黑色通道。
沒多遠就是選手親朋們和主持人所待的待機區,選手上場前也會在這里接受采訪。
這里同樣采用中國紅主色調,空間不算大。
梁棟隨手拍了拍待機室的復古墻面,發現是塑料泡沫做成的。
不禁皺眉:“這里的隔音效果怎么樣?”
梁璐說:“能夠音樂聽見前臺傳來的聲音,到時我們還會在待機區設置實時轉播電視。”
“那就是沒什么影響咯?”
“基本不會對選手造成影響。
我們團隊認為,觀眾們的歡呼聲,對候場的選手來說,也是一種刺激。
會讓他們變得心潮澎湃,迫不及待的沖上舞臺進行表演。”
梁棟基本滿意,在后臺轉了一圈,眾人重新回到主舞臺。
梁棟坐上導師席,也就是四把昂貴的紅色轉椅之一。
坐下后,沖蔡一濃說:“蔡總也來體驗一把~”
同時問梁璐:“把燈光效果展示一遍吧~”
梁璐點頭,對著對講機吩咐了幾句,很快,LED投光燈在舞臺顯現。
投光燈光束角小,投射范圍遠,配合搖頭的方式,強烈的視覺效果令梁棟不停頷首叫好!
梁璐親自站在舞臺中央,模仿選手登場的場景,一道窄光束打到身上,形成強烈的聚焦感。
音響老師很配合的放了首曲子,隨著表演的推進,頂部、側面的光束也隨著音樂律動起來。
光束交錯或匯聚、展開,整個舞臺的空間感和縱深感被完美體現出來。
梁璐來到梁棟耳邊,坐在椅子扶手上,彎著腰介紹說:
“燈光的光束線條,是營造舞臺縱深感的一大手段。
近幾年在國外非常流行這種小型光束燈,我們認為這是未來舞臺燈光設計的一種趨勢。”
等音樂播放完,梁棟指了指腳下:“看看導師席的燈光~”
身在其中感受不明顯,所以他去到了觀眾席,從遠處往下看。
相較主體舞臺的燈光設計,導師區的燈光布局更為清爽。
導師席后方地面布置一排LED投光燈,可以起到地排光作用。
一束束光仰射天幕,與主舞臺的光束遙相呼應,形成更為強烈的空間交互感。
LED投光燈靈活性強,可以安裝在舞臺的任何位置。
燈陣的排列方式可為舞臺提供裝飾和照明雙重作用。
觀眾席這邊的燈光就簡單多了,畢竟選手表演的時候,觀眾區幾乎不需要照明。
但也不能完全沒有,所以采用了天幕布光的方式,有點類似勞斯萊斯全新幻影上的星空頂。
抬頭仰望,如同置身星辰之下,點點繁星,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