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輪測試也隨之開始......
讓黑白怪鴉的能力在大嘴鴉能力痕跡上覆蓋一遍,然后嘗試復生大嘴鴉。
結果是大嘴鴉的復生時間的確受到了影響。
但這個結果和通過他動爪子物理破壞的影響基本一致,還是算作“完整程度”的范疇。
“其他能力的痕跡會干涉復生時間”的假設被他暫時認為不成立。
堯言將自己所能夠想到的,與復生有關的影響因素都進行了測試。
各方面的結果大部分如他所想。
復生地點和死亡時距離,痕跡的完整度,能力痕跡的規模大小,復生的數量,短時間內的復生次數,前后死亡時的時間跨度,意志選擇。
一個個復生的影響因素被他默默記了下來。
也正是這個時候,他又想起了在進入大盛世界前后,老賈說過的“不要死太多次”的話。
還有就是“地獄世界”的那個污染體。
在試煉空間內多次死亡,似乎是會導致自身愈發難以脫離試煉空間。
而原因,他也大致能夠想到。
因為自身的精神組成被完全消滅,恢復的時候,材料是從試煉空間里拿的,本身就成為了試煉空間的一部分。
之前在太陽石世界他也記得很清楚,那巨大的火獸,被視為“太陽神”的精神生物,在跨越他開啟的裂縫門扉時,動作很明顯地有了滯緩,從而導致被那“獵犬”找到機會反叛咬死。
但是,這點本身也是一個問題。
按照道理來說,那“太陽神”和“盜火的獵犬”都是太陽石世界的本土生物,和世界本身的聯系應該是最深的,這樣的情況下,它們只是離開時行動遲緩,而不是無法脫出。
應該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不同世界的脫出難度不同?
比如精神規模越龐大越難以脫出?
或者能力類型越多越難以脫出?
想到這里,堯言有了一個想法。
試煉空間內的世界觀是舊人類的精神殘渣的話,那么就和觀念有關?
復生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自己的能力本質、能力概念都發生改變,向著試煉空間本身的世界觀改變?
這個預想假設,堯言默默地記在了心里。
無論如何,能夠被完全消滅后復生,這只是個保命的后備手段,足夠靈活的話,可以把這個保命作為陷阱、誤導之類的手段運用。
原本堯言的確是打算在合適的時候利用一下,但是,這些假設冒出之后,明顯地,風險上升了不少,讓堯言將主動、非必要情況下使用這個手段的優先級下調。
但是,更嚴重的問題是對敵策略。
原本,他就有些疑惑,為什么混亂之地,為什么“不周山”內會那么和平。
現在,他理解了。
現象層次還好,到了效應層次,想要完全殺死敵人,十分困難。
唯一的機會,就是進出試煉空間時,污染體們的所有部分,都會被強制拉扯混合,恢復成完全的個體姿態。
如果不是這種狀況,不包括小陰影烏鴉,堯言可以將自己分離成六個部分,分散到一個試煉空間內的各個地區,留下各種痕跡。
這種情況下,基本就殺不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對敵策略會發生什么變化?
這個問題只是在堯言腦海轉了一圈,就出了結果:
“在出入試煉空間時,以最高的破壞力暴力抹殺。”
“殺不死,除非仇恨大到能夠無視這一情況,那就只能以基本和平的態勢相處。”
“和仇人敵人和平共處嗎?”
ps:關于烏鴉能力和設定的單章,我就放在每一卷的末尾好了,畢竟放在前面會劇透新讀者。
這一次的話,我等一下碼完今天的,就在150后面補一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