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標準的判斷模糊,他這句話雖然大體意思和歷史一致,但是.....
而堯言的描述重點是“在黑暗時代到來前”。
如果仔細去體會,會讀出“黑暗時代”與“大主教割據”形成了區隔。
他悄然切割了“大主教反叛神圣教會衰弱”和“黑暗時代到來”的關系。
他悄然強調了“黑暗時代的到來,是其他原因”這件事。
而對于他這句話,并沒有防備的兩人,沒感覺出什么不對勁,都點了點頭。
一邊扇動著翅膀,堯言隨即繼續道:
“而其他的‘異端’教會的首領,在神圣時代,原本是這些在地方形成隱形割據的大主教?”
這一句話,乍一聽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兩人依舊沒有察覺到他的引導,繼續點了點頭。
而隨后,堯言再次出聲:
“在黑暗時代到來時,是這些大主教率先發難的對嗎?”
兩人再次點頭,不過,這個時候,兩人對視了一眼,有些疑惑,似乎不明白他為什么會說這個。
而堯言看到兩人的動作,也明白鋪墊太多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問題,立刻切入正題:
“這些大主教,當時和惡魔有多少關聯呢?惡魔影響到的最上層神職者,是誰?”
圖窮匕見。
“惡魔影響到了什么層次的神職者”,這個很容易引起聯想的問題,傳入了兩人的耳中。
對于這個問題,兩人也是思考了一下。
大主教?
難不成教皇也被影響了?
教皇之上也沒有其他......
先知?
忽地,一個詞在兩人的腦海里浮現。
兩人的表情微微有些變化。
而堯言也默默地笑了。
參照物,人類的思維,是很容易上下浮動的。
給人類定下一個標準,他就會逐漸傾向于在這個標準上下浮動。
考試時如果把目標定在100分,那么95分-105分是大多數人都比較能夠接受的。
那么,如果因此,因為95能被接受,所以把目標定在95分呢?
會以95分左右浮動。
這種閾值標準的下滑,在他生前時代極為常見,他自己就是親歷者。
如果把這種人性弱點用在對話里.....
堯言悄悄地把“大主教”定為基礎標準。
他們的思緒,會以大主教為基礎上下浮動,最為接近的是“教皇”,然后呢?
“先知”,又或者“圣子”等,這些都是“落筆人”在神圣時代的代稱,雖然本身不被列為教會體系中的一員,但是要說教皇之上還有什么,那么就只有落筆人了。
加上前面刻意分離“黑暗時代”與“大主教叛亂”關系的語句......
弗蘭斯科鴉眸微微瞇起:
“先知的預言,有可能是受到惡魔影響嗎?”
格里戈也有些疑惑,只不過,他疑惑的是另一個方面:
“說起來,好像烏鴉和惡魔也有些關系?黑暗時代時,與惡魔關系密切的魔女,烏鴉就是魔女的使魔,甚至有鴉人也被視為魔女的招來的惡魔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