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瑁差點興奮地從地上跳起來,自己還沒展露魅力呢,堂堂劉巴居然主動來投。這個收徒可不簡單,劉巴如果賭對了,以后他將貴為帝師。
劉瑁趕緊起身走到劉巴身前,整理好衣衫,再認真地跪倒在地,伏地叩拜:“老師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跪地叩拜可是這時期最大的禮節了,這種拜師禮節下的師徒關系可是一輩子的牽絆,遠超授業之恩。
“好!好!好!”劉巴對劉瑁的態度還是非常滿意的,起身雙手將劉瑁扶起:“接下來我所言,將會關系到你我未來的命運,也或許會關系到天下百姓和漢室的命運。故為師不得不謹慎之!”
“學生明白!”說白了,劉巴還是怕有的話說出口會影響到他的名聲。但如果是以師之名教學生,情況就不一樣了。或者說,他將自己綁上了劉瑁的戰船,為他出謀劃策就沒問題了。
“漢室之亂,始于桓靈,始于士家豪族對土地的兼并,始于百姓饑不裹腹。老子曰“無為而治“,然無為即無憂,饑不能食,如何無憂?董卓焚東都、遷長安,大肆分封諸侯,乃天下霍亂之根,然叔玉令尊進諫重置州牧亦有大過。汝以為然否?”劉巴毫不忌諱地指出劉焉所犯下錯。
劉瑁:“子不論父過,事已至此,唯愿拔亂反正,以補其過!”
“嗯!”劉巴點點頭,對劉瑁的認可度又增加了幾分:“以叔玉目前處境論,荊南必不可失!”
劉瑁:“請先生明示!”
劉巴:“相對于中原的紛亂,荊北的四戰之地,荊南四郡這些年相對平穩,多有流民避禍遷入。且背靠叔玉的南中四郡,進可以前沿,出兵討天下;退可依南中而自保。”
“可我已接受朝庭任命揚州刺史之職!”
“揚州是何情況汝知否?”劉巴問道。
劉瑁搖搖頭。其實他心里在嘀咕:我肯定知道的比你多了。
“揚州地廣,山越橫行,宗賊據城,且袁術得九江,圖丹陽。你能得幾分?”
劉瑁很奇怪,劉巴肯定是沒去過揚州的,他怎么會知道這么多?雖然他還料不到后來會崛起的孫策,但對目前的情況已經分析得很透徹了。
劉巴:“接受黃家和親,交好荊州士族,任其默許你在荊南的存在。再徐圖豫章、廬江,廣納賢士,扎根江東,伺機中原!”
劉瑁:“老師,能與學生一同回長沙否?學生愿日日聽老師教誨!”
“哈哈……你個滑頭,為師難道不知你想什么?放心去忙你的事吧!待我返家安頓一下,便去沔陽為你提親。想想我也很久沒見過黃俊這老朋友了!”劉巴是真的聰明,很多事能夠在不說明的情況下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