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皇帝還記得自己是學院的院長,還知道關心學院的事情。
因為學院與其他的書院不同,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學院的教學活動只能在皇帝給出的框架內自行摸索,為了讓學院盡快走上正軌,袁天罡沒少費心思,但依舊有一些問題是他想不通也解決不了的,正好皇帝來了,他也順便反應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解決的辦法。
他又和皇帝說了一些學院的事情,看時機差不多了,順勢說道:“陛下,眼下學院正常授課,但教習們反應了不少問題給臣,臣是門外漢,久思不得其解,不知陛下可有良策?”
李元喆點頭道:“說來聽聽。”
“是。”袁天罡整理一下語言,說道:“首先是授課的科目上有些問題,《語文》教材之中的多數內容以白話為主,開篇也未曾有先圣之言,直言‘我是大唐人,我愛大唐,我為身為大唐的一員而驕傲。’不少教習認為此等話語太過直白,且有不敬先賢之意,天地君親師放在唐人身份之后益友不妥,幾位語文科教習提出應把教化作為教學重心,其他則應放置在后,正所謂為人在前,學子們先要懂得為人之理。”
李元喆揮手打斷道:“你告訴那些教習,不要拘泥于舊俗,我們培養的是匠人,不是未來的官員,學子們知理便可,圣人微言大義是理,教人愛國也是為人之理,不要糾結什么順序問題,學子們還小,那些大道理成年人都不一定明白,這時候講給他們也是無用,等學子們年紀大些再教導他們也就是了。”
“是,臣知曉了。”
“還有什么其他的問題你便一起說來吧!”
“還有便是《自然》科之中有許多東西與道門、儒家的記載出入較大,教習無從判斷對錯真假,倘若按課本內容傳授,不免有誤人子弟之嫌。”
李元喆道:“《自然》課本之中的內容來自天帝所授,我等凡人有不解屬于正常,教習們可以先按課本內容授課,若是有興趣者想要專研一番,可以在閑暇時去探索,所需之錢糧器械朕可以提供給他們,學院鼓勵師生探索未知之事,有大發現或能證明《自然》科所記載之內容者朕有重賞。”
袁天罡點頭記下,接著道:“教習反應最多的問題是教學進度跟不上陛下給出的要求。”
他說道這里,微微停頓了一下,見李元喆沒有什么不耐煩的樣子才解釋道:“是這樣的,不少教習反應說入學的學子絕大多數都不識字,而陛下給出的課程要求一年內讓學子可以識寫字五百,各位教習認為這樣的要求太高了,目不識丁的人要認識寫五百字至少要夫子教兩年以上的時間,識《千字文》都需要半年的時間,更不要說寫出來了,除非是天賦異稟,否則沒有個兩年以上的功夫根本識寫不了五百字。”
李元喆撓撓下巴,暗道失算。
古代人識字的難度很大,前期靠死記硬背,后期靠文字切韻,可沒有搞出表音字母來輔助學習,之前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教學內容的編寫上,反倒是忘了識字最基本的東西......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