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日對于現代的葉娟來說聽都沒聽過,好在有參照人可以觀摩。
左鄰怎么做他們學著照做就行了。
也就是多準備點吃的,祭拜下玉皇大帝。
有畫像的拜畫像,沒畫像的自己家尋個東首方位,上祭品跪拜就行。
當然,祭拜的吃食,最后又回到了二人嘴里。
晚上臨睡前,方文博忽然想起來,今天不僅是天公日,居然還是葉娟的生辰呢!
于是他趕緊悄悄的爬起來,來到廚房找出面粉。
記憶中村里人過生日,條件好的能吃碗壽面,次點的煮個雞蛋,而多數人家因為窮,都選擇性忘記了。
不是他們不想過,肚子都填不飽,哪還有那個盡力去窮折騰?平時能讓他們吃個半飽就不錯了。
一碗面條,也用不了多少面粉,方文博就用小號碗舀了半碗粉,放到了大湯碗里,然后放水開始攪拌。
水少了他就多滴點水,結果稀了都能做漿糊了,只好又舀了點面粉加入,覺得面粉干了又加點水。
然后,這面團比他想像的大,還越來越大…
一個多時辰后,已經入睡的葉娟,被方文博折騰起來了,吃了他首次做的手搟長壽面。
葉娟捧著碗粗,看著碗里這粗細不一、又快糊成面粥的面條,心里真的是百感交集!
正月初十地公日,也叫石不動。
具體哪些不能動葉娟不太清楚,只知道還在葉家村時,村里人今天都不能動石頭,更不能罵老鼠,據說不遵守規矩的人家,未來一年可能會觸霉頭。
是否觸霉頭葉娟不知道,從眾吧,跟著別人學準沒事,就當圖個樂子。
不過從眾前她先得把廚房給收拾好了!
前一晚雖然感動方文博記得她的生日,也感動于他親手為她做的長壽面,可如果知道她今天得收拾如戰場般的廚房,那還是別再有下次了。
現在的后果是,未來幾天,他們得天天吃面食。
正月沒有親朋可聚,就顯得無聊得多,可一轉眼十天也過去了。
十一一大早,沒什么事,二人就想著,還不如去附近的城隍廟轉轉。
初七沒去,今天補上吧。
海安縣的城隍廟,就在南城,并不用出縣城。
等收拾好準備出門時,隔壁的云家居然上了門。
“原來是寄波兄,快請進!”
方文博這幾天常與他們兄弟混在一起,所以比較熟悉,忙招呼人進門,再茶水款待。
“打擾方兄了!
咱們這條巷子,正月初十后,街坊四鄰都會邀請鄰里上門做客。
今天由我云家做東,還請方兄與葉姑娘尚臉,別嫌棄寒舍簡陋,中午到云家聚聚!”
聽明白對方來意后,方文博欣然應允。
既然云家請客,那他們也就不再出去了。
不過也不能空著手大新年到人家作客,還得準備點禮物。
于是等送走了云寄波后,二人立馬準備起禮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