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清楚,這個世界的婚俗,是在宗親及世俗禮儀制度下產生的。
男女成婚等于兩姓通婚,這涉及到雙方的宗族、親友等諸多方面。
可他們兩人,結個婚居然連個長輩、親屬、宗族都沒有。
對于這條巷子里的鄰居們而言,實在是太少見了。
他們兩個人,豈不都是絕戶頭?
更讓人驚訝的是,在沒有長輩陪住下,他們兩個未婚男女,居然孤男寡女的混住在一起!
這樣的婚禮即使辦成了,絕大多數人也是瞧不起的。
作為男子,方文博還好點。
可作為新嫁娘葉娟,一個沒有娘家的未婚少女,將不可避免的被人非議,成為流言主流。
葉娟即使知道了也無可奈何。
這就是這個時代女人的悲哀,她們沒有地位可言,一切只能依附他人而活。
甚至于,她以后如果生了女兒都不太好選婆家。
比較講究的人家,也不會把女兒嫁進來,因為他們要講究的是門當戶對。
她已經不是剛來這里的小白菜了,畢竟住在這縣城近一年了。
更何況,陳掌柜之前講解的也很到位。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他們只有搬家,還得遠離這里,搬到另外一個沒人認識他們的城鎮重新開始。
海安縣甚至海安城都不行,因為有個說法,那就是說親前得訪親。
他們兩個人無親無靠,被人一訪一個準。
如今的風言風語,她也只能受著。
她不再管別人怎么看她,她把自己該做的該說的應付完,吃了午飯就趕緊回去了。
等不見了人影,在坐的眾夫人媳婦姑娘們一下子議論紛紛,不再壓抑嗓門了。
“以后啊還是少接觸為好,沒規矩!”葉娟家前面的齊嬸子搖搖頭對身邊的云家長媳說。
“唉!畢竟靠著,咱們還是少說兩句吧,不然都是一條街一個巷子的,被議論多了咱們家也受影響。”
云家長媳秦氏已經六十一歲,比齊嬸子大了二十多,兩人也差了輩分,年紀長了畢竟看得遠。
“你說這是什么事啊?要是早些年,這房子他們想買也買不到,還得咱們應允了才可以,不然哪能成為咱們鄰居?如今卻被他們轉了空。”
齊嬸子說的是很久以前的老黃歷了,那還是前朝的事,得有百多年了。
因為同一個巷子有惡鄰,與惡鄰緊挨著的卻是讀書人家。
可能家學淵源,這位讀書人家出了位天賦極佳的學童,他有幸拜了一位年輕舉人為師。
按理說神童與惡鄰兩家既然不對付,不理睬不就行了?
可偏偏人心難測。
惡鄰家男主人粗魯惡俗,女主人潑辣刁難,聞名于整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