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兩月,葉娟一心忙著客棧,而方文博則一心撲在學業上。
七月底時,葉娟家的新客棧——四海,終于低調的開業了。
于此同時,離得不遠的云家客棧也走到末路,在月底被查封了。
隨著云家客棧的查封,根本不用葉娟做任何宣傳,生意就火了。
原來準備投宿到云家客棧的客商,等回到老地方時卻發現關門了。
他們只好攜重轉身離開,想找個就近的。
而附近最近的就是四海客棧,又是新開的,而規模也是附近最大的,價格雖比云家客棧還高點,卻也能接受。
畢竟能住得起云家客棧的,大多數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或有錢財的,那些出不起銀子的,邊上的小客棧多得是。
可等他們住進來后,他們才覺得超值,絕對對得起他們所付的高價房錢。
因為如果不挑剔的話,入住里面的所有人,一日三餐居然全包了。
這里有兩個餐廳。
其中一個餐廳比較平民化,但菜色種類齊全。
從早到晚都是自助式的,每餐一個時辰,憑票入內(套用現代酒店,級別四星,不細說了……)。
另外一個就是豪華餐廳,經營的都是特色菜品,不對外開放。
主要考慮到這個朝代階層分明,特別是有錢有勢的人更講究身份。
另考慮到女眷,也在最邊上另開了一個門出入。
有錢有權勢的,他們入住的多是一進院里的那幾個跨院。
一間正房帶耳房外加廂房的居多,與邊上的跨院連在一起,就是三間正院了,只不過因為開客棧被人為分開而已。
當然也有沒被分開的,保留了原樣,不過費用也不低就是了。
回歸豪華餐廳。
也是考慮到男女隱私,就分兩部分分開設計了,也全部設計成了包間。
就用了以前的三間門面,所以包間也不可能有多少,最后被分割成二十個。
其中小包間有十六間,大點的能同時放下四張圓桌的只有四間。
好在當初買的時候看重的就是門面大,單間門面就得有七八十平了,所以分隔這么多包間并不顯得擁擠。
與云家客棧相比,四海客棧的住所其實是簡陋的。
人家最好的一個天字號房,就是五間正房帶廂房了,差不多要跟上葉娟這里的一進正院了。
就是地字號也得是兩到三間正房。
更不用說那些隨主子入住的普通客房、下人房及大通鋪了。
可目前四海客棧地方就這么大,葉娟也不想折騰。
而且她也聽說了,云家客棧雖然天字號、地字號房源不少,但也常年住不滿。
這樣算來,他們那樣開客棧也是浪費,還不如她現在開的。
云家客棧的倒臺,成就了四海客棧的興起。
客房天天爆滿,仍不斷有客人要求入住。
迫于客多,葉娟不得不啟動后面的二、三進院子。
而最后的三進院子,基本沒怎么變動,能入住的那得是幾十號人包店了,不然她不會開放。
哪怕葉娟再低調開業,可入住的客人實在太多了。
高峰時,一日能達到三百多人。
本來那些剛入住的有錢商販們還不高興價貴了,可只住一天,他們就發現好處了。
以往住客棧時,主子與奴才們都是分食的,吃食也都是入住后另外收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