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小草長長的嗯了一聲。
這次的殺戮不知是讓她發泄了心中怨氣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小草現在的情緒正在慢慢好轉。
方瑩看見笑逐顏開的小草,臉上也不由露出笑意,可如果細看,她的笑意有些苦澀。
這從殺戮中得來的快感真的能治好小草嗎?
方瑩看了張琴一眼,發現此時的她也是眉頭緊鎖,似乎有什么問題困擾著她。
車子就在小草日漸開朗的性格中向前行駛著。
路上,如果碰見零星喪尸,小草總是開心的一蹦一跳下車,揮舞著她的鐮刀,收割著喪尸的腦袋。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草變得越來越活潑,越來越開朗。
只是小草的這種轉變讓方瑩、張琴二人心中有了絲猶疑。
每當二人眼神碰到一起時,就會察覺對方有話要對自己說。
終于,機會來了,在一次她們停車休息時,方瑩找準小草休息的時候,將張琴拉到一邊。
“你覺得殺喪尸這個方法對治療小草精神方面有沒有什么副作用?”方瑩問道。
張琴沒有說話,只是看著她。
方瑩又補充了一句:“小草現在情緒明顯開朗了很多,身上的郁氣也少了,感覺現在似乎也能跟我們正常交流了,臉上也會出現笑容了,可是……”
“可是,你就是感覺不安對嗎?”張琴問道。
方瑩點頭:“對,我就是覺的不對勁,我一直在想你說的話。”
“‘堵不如疏’,我想這個詞應該是指情緒上的釋放,而不應該是肆無忌憚的殺戮。”方瑩困惑的說道。
“你理解的對,當我發現你讓小草來通過殺戮釋放情緒時,我就知道你曲解了我說的話,但我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小草的變化。”張琴說道。
“而且是好的變化,小草變得越來越跟普通人一樣,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她就可以融入正常人群體當中,過正常人的生活。”張琴看著方瑩的臉說道。
方瑩的臉上露出喜色。
“可是,心理療程法中沒有一條有記錄說,通過殺戮能治好人的心理疾病。”
“我的導師曾經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他說,‘正常人之所以不去殺人,不只是被道德制約,也是人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會阻止自己去殺人’。”
“而這種本能,可能是大腦中的相關部位在起作用,小草生活在人少偏僻的小村子,她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道德制約這塊薄弱可以理解。”
“但她殺人后的快樂就讓人費解了,殺人或是殺喪尸,她都表現的很快樂。”
“我懷疑小草腦部的這部分機能有所缺失,她很可能以前腦部受過嚴重的創傷,直接導致大腦有過損害。”
“加上后來發生的這些事及爺爺奶奶們的去世,讓她產生了情感缺失的后遺癥。”張琴將自己最近觀察小草的精神狀態分析給方瑩。
“但小草的確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對吧?”方瑩問道。
“是,人類的疾病史中,心理疾病是最難醫治的,因為外在看不見,摸不到,如果患者有意隱瞞,你就會什么有用的信息都得不到。”張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