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個人趕工趕到晚上十點鐘,才做完所有的玉米糖。
好奇心重的村民,第二天早上起了一個大早,圍在楊家三房的門口,看著楊晚霄和林英豪把玉米糖和花生糖裝上車,心中跟長了小蟲在撕咬一樣,癢得厲害。
楊晚霄前腳把車子開走,后腳就有三個心思活絡的村民,去了村長安康平的家中。
第一天,安康平不為所動。
第二天,王貞芳跟娘家人聊天的內容,不知道怎么就泄露出去。
一畝地做出的玉米糖,楊家大房可以賣350元。
這可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翻了一倍還有多。
一傳十,十傳百。
村里人的心思開始變了。
背后紛紛議論,楊家三房不地道。
只顧自家發財,不顧村里其他人的死活。
害了紅眼病的村民,像失去理智的瘋狗,只為滿足自己的目的,不去想這個合不合理,只顧發泄自己心中的憤怒。
有些人堵在楊晚伊家門口,在門口大聲叫喊,一邊訴苦,一邊道德綁架。
有些直接堵在安康平家中,逼著安康平為全村村民做主。
在這些村民的眼中,楊晚伊不肯玉米糖的手藝分享出來,就成了阻礙他們發財致富的仇人。
任楊晚伊怎么也沒有想到,這些平時很好說話的村民,不講道理時像一群無賴一樣難纏。
這可愁死她了。
這件事處理不好,他們楊家大房、二房、三房就成了整個村里的仇人。
說實話,一個玉米糖的方子,就算送給這些村民也無妨。
她在意這件事的背后意義,及以后村民的行事作風。
就在楊晚伊糾結不已的時候,安康平也被村里的人逼得無奈,登上了楊家三房的門。
看著一群人圍著楊家三房在門口叫喊,安康平皺眉板臉:“吵什么吵?都趕快給我滾回去,再圍在這兒無理取鬧,我就通知鎮上的派出所過來走一趟”
安康平在村子里有一些威信,但是也不至于讓村里人立馬平息下來。
只見有人小聲反駁道:“派出所才不管這些呢”
“管不管?你說了算?”安康平反諷了一句。
有人小聲說了一句:“還是先回去吧,楊晚伊認識一個當兵的,上次開著警車來的,你們忘記了?”
圍堵楊家的人,身子向后縮了縮。
上次,有人親眼目睹了派出所給楊晚伊送獎金的事,在整個村里傳的沸沸揚揚。
村里人對楊家三房與派出所交好的話,傳的是活靈活現,才讓今天來鬧事的人,心中有些顧忌。
若不然,就憑楊家三房的籬笆墻,怎么也不可能擋住這些眼紅之人。
“你們都回去吧!關于玉米糖的事情,我留下來跟晚伊好好談談”。見這些人意有所動,安康平又補充了一句。
眾人才姍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