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鉬礦價格徹底雪崩之前,這小小金屬引起的躁動是后來的人無法想象的。
后來網絡上流傳的那些梗——你是煤老板,你家里有礦啊,很多人可能一笑了之,因為沒有親身體會,但是陳超是親身經歷過的,這種瘋狂不亞于什么比特幣。
到了九十年代末,那些最富的礦主甚至都買上直升飛機,很多人也不坐,就是錢多到沒處花了。
這時鉬礦開采主要分為兩個環節,第一是拍賣。
地質隊勘探之后選出幾個有可能出礦的區域,由鄉政府進行拍賣,買者自負,你去開采,有礦是你的,要是沒有礦,那么幾百萬投進去了,你自認倒霉。
第二步就和這些村民有關了,那就是投礦,因為開采權各歸其主之后,大家就可以投了。
這和買股票其實是很像的,上了三支新股,但是誰有資格去買,誰沒有資格,這還得搖號決定的。
這時黃洋鄉的人都認定了開礦能發大財,所以大家都搶著投,那么就必須分配額度了,比如青石村和東源村加起來算一個村,分到了20萬的額度。
也就是說這兩個村最多只能投20萬,不過陳超后來知道私投的人也很多,那些大部分就血本無歸了,因為就算開到了礦也會賴賬。
老實說陳超也不知道大伯到底有多少錢能投,前世聽說大伯是虧了不少,傷筋動骨,但是他是好面子的人,沒有和家里人說什么,只是知道他最后賣了房。
這一夜,一家四口都沒有睡好,都有心事,奶奶擔心大伯會做出沖動的事情。
而陳超也在心里盤算著投礦這件事,首先自己是不可能投的,因為知道了結果,但是這里面蘊含著巨大的利益,自己很想分一杯羹,可是這餅太大,又無處下口。
這很像后來的互聯網熱潮,陳超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回到1998年,你能在互聯網熱潮之中分一杯羹嗎?
陳超不知道,別看互聯網的產值幾萬億,但你仔細一想會發現,這餅太大,你無處下口。
有人可能會說,搞一個淘寶購物啊,但問題是馬杰克憑著一張嘴能從孫正義那里忽悠來4000萬美元,然后從雅虎忽悠來10個億,你行嗎?
或許還沒有等到互聯網騰飛,你的資金鏈就斷了,和很多創業先賢一樣鋃鐺入獄,不信的話,愛多VCD的經歷看一下。
陳超在木板床上輾轉反側,他知道自己沒得選擇,必須要投身進去,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
因為他知道后來的趨勢,小超市或許能火一兩年,然后馬上沃爾瑪、家樂福就進來了,國內的零售巨頭也會起來,到那時就是規模戰和價格戰。
這也是陳超必須返鄉的原因,他要搞到錢,而且不是一點點,否則一年后的萬家很可能會被人輕輕松松捏死。
陳超翻來覆去,碰到了同床的堂哥。
“還沒睡啊?”
“你也沒睡啊,祖萬。”
“……”
“有心事?”
“我不想回來,沒勁。”
“可這里是我們的家鄉。”
“家鄉?”祖萬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