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再懸賞千絹,讓刀間無論如何想辦法,在八月中將第一輛鐵牛給孤拉過來!”
“屬下明白!”
抱拳應喏之后,欽定陪葬品一路小跑的奔回了宅子里,另一頭,特意找的越野山坡下,純正“撲街”了的賈大夫也終于被幾個狂奔下去的士兵攙扶了起來,蹬著腿兒被帶回了山坡上,沒等蕭娘子幾個壞小子再嘲諷他幾句,劉閑威嚴的聲音忽然又是響了起來。
“下一項測試,速度比拼,蕭峰,你去騎車,王建,你去騎馬,看看能差多少!”
“末將遵命!!!”
騎兵現在還是個新型物種,沒等大放光彩,就遭到了自行車兵的挑戰,相互對視了一眼,身材短小點靈活的蕭峰和傳統騎兵的擁護者王建之間甚至還激射出了火星子。
在三軍都是好奇的圍著山坡吶喊鼓勁兒聲中,兩將分別握著越野自行車扶手,騎著關中漢軍騎兵最普遍的三河馬,隨著激烈的戰鼓轟鳴響起來,剎那間煙塵直起,兩人真好像流星那樣奔了出去。
..................................
有了煤炭煉鐵的炒鋼法,長安城工坊的煉鋼量就好像***那樣忽然膨脹了幾倍,去年劉閑打價格戰拉低的鋼鐵農具價格居然又降了些,同時利潤卻增多了,然后流水線的裝配工藝中,一輛輛軍用鐵馬也是相繼下線,供應到了上郡前線。
經過漢文帝休養生息,如今漢朝倒是緩解了開國初期皇帝出門都找不到五匹毛色一樣戰馬的尷尬境地,馬價也降到了普通戰馬五十貫左右,相比之下,劉閑特制的軍用自行車雖然貴,但也沒貴過戰馬,手工打造皮帶,轉孔減重以及人工費,一系列下來,差不多有三十貫左右。
而且“維護費用”,戰馬與軍用自行車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精料干草參合著喂,一匹成年馬一天要吃十三四斤干草,五斤精飼料,趕上兩個人口糧花費了,戰斗時候,一匹戰馬沒有時間放牧,只能**糧,更是能吃掉五到十五名步兵的口糧,而自行車,一個月一小葫蘆豆油,澆澆齒輪皮帶,擦擦車身防銹就行,就算換一根皮帶,也不過一兩百個錢搞定。
但是軍用自行車的性能真沒有戰馬強,論速度,別看后世最快的變速自行車,環法自行車賽上世界紀錄時速都五十多公里,可那是在公路上,而且是變速自行車,超輕碳纖維那種,劉閑哪兒有科技造出這玩意,他的破自行車大二八都不如,沒事兒還掉鏈子,斷皮帶,平均時速能達到二十就不錯了,不是強行軍,基本上在十五晃悠。
而且馬是出了名的中長跑選手,能小跑個三四個小時才休息一次,后世蒙古騎兵奔襲羅斯大公,創下了每天行軍九十八公里的世界紀錄,劉閑的破自行車,一個小時騎個不到二十公里,步兵腿兒就累得哆嗦了,需要休息二十分鐘左右,再繼續騎,非強行軍,再刨除做飯,安營扎寨時間,一天也就能行進五六十公里,比漢軍騎兵要慢出十到十五公里,比匈奴騎兵慢出去二十五公里以上。
但是,比純步兵靠著兩條腿兒走是多出了十五公里以上的路程,而且照比負重行軍,士兵體力消耗更少。
在沒有大量戰馬的前提下,軍用自行車也成了個最好的選擇,隨著長安那頭軍用自行車陸續裝備到上郡白翟,修碉堡挖煤的老百姓是每天都能看到一出奇觀來,大早上,兩千多軍士車座子左面褡褳著行軍被服衣物,右面褡褳著盾牌大刀長戟,騎得幽幽的就好像蝗蟲群那樣鋪天蓋地從山屯堡軍營沖出來,然后繞著無定河邊,一直騎到八里莊大橋,一個個累的氣喘吁吁跟個孫子樣,還的立馬下車列陣,開始陣型訓練。
訓練一上午后,還的滿身大漢的瞪著沉重“大二八”奔回山屯堡去吃午飯,最后回去的,肉菜都分光了,就只能喝點湯,以至于回去時候軍士們比來時候還要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