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普通的!逃不了!做人必須學會接受自己的平凡!更應該接受父母的平凡!”
“人,總是喜歡朝著發光的個別人看,而忽略掉沒有發光的龐大群體。”
瀧仁想到了《平凡之路》那首歌。
人可以追求不平凡,但要學會接受平凡!
男人嘆了口氣:
“可是我兒子討厭我的平庸,他在魔都的同學家庭里,我們家最窮!我真的盡力了,可是我改變不了,唉……”
瀧仁不知道說些什么。
父親工作到那么晚,在街邊蹲著吃泡面,很可能等一下還要接著工作!
非常辛苦!不過他需要扛起一個家庭!必須得努力,老婆孩子可能在等著他拿錢回去。
看樣子,家庭條件算不上貧困戶,不過跟魔都的孩子比起來,經濟條件略差。
被見過奢華的孩子嫌棄,只能說孩子沒教育好!
或者說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向著錢看!
很多孩子都會這樣。
如果小時候沒教育好他們,讓他們懂得父母的不容易。
只能等他們長大以后自己悟了。
沒辦法。
大部分父母其實不具備教育孩子的知識能力,他們也是庸俗平凡的人,認為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夠了。
挺無奈的!
學校的教育追求分數,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思想道德孝道教育。
沒有誰對誰錯。
現在的孩子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嚴重,幾乎都不怎么在乎生養自己的父母!不少孩子甚至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將父母拋之腦后!
瀧仁沒有說話。
男人不停的說著。
他好像在把心里憋的所有話都說出來,后悔自己當初沒有多花時間教育孩子,也后悔自己讀書不努力,后悔沒有老婆過上好日子,后悔當初跟父母對著干……
他在對瀧仁這位陌生人訴說著自己,發泄情緒。
過程中,瀧仁了解到這位四十六歲的男人有很多幼稚想法,不過父親和老公的責任重大,他必須像個男人一樣頂住風雨!
他以前的夢想是開一家快餐小吃的店,不需要很大,每天都能吃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家人一起經營,順便賺錢過日子。
聽起來很美妙。
他嘗試了一下。
然后店鋪倒閉了!還欠了錢!
夢想破滅,他出來打工還債,一直到今天。
嗯。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
瀧仁聽從他故事里說最近喜歡這附近的一個小吃夜攤,請他去幫自己買一份炒粉。
然后瀧仁到不遠處的超市買了兩包中華煙,兩瓶水和一些吃的。
要了袋子,把兩包中華放在食物中間掩藏。
買完東西,男人也回來了。
瀧仁接過對方特意幫自己帶的炒粉,把手中的袋子遞給男人。
至此。
瀧仁離去。
臨走之前,男人一直推脫,眼看著瀧仁要走,只能一直說謝謝謝謝!
男人并不需要物質幫助。
他需要的是一個傾訴對象。
相較于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人民,他國得還行,就是被自己兒子嫌棄碌碌無為。
說出來之后,他心情明顯好了很多。
至于瀧仁叫他買炒粉,是因為瀧仁要是直接給他買東西的話,對方不會收!
華夏人特別不喜歡欠別人的人情!
要是瀧仁請對方幫了一個忙,再給他一點恩惠,對方很容易就收了,比較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