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崔家是逍遙王周潛的娘舅家,在逍遙王周潛還是皇子的時候,崔家就是逍遙王周潛背后的支持者。
所以,逍遙王周潛舉旗造反,崔家暗中相助那是必然。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周辰思考的是其他六大世家在這件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要知道,據周辰所知,逍遙王周潛舉旗造反可是有著不少高手出現的,尤其是七位大宗師,十幾位小宗師這樣的高手。
哪怕是崔家這樣大周的七大世家之一,一次性拿出怎么多高手也會傷筋動骨的。
在沒有足夠利益的情況下,崔家不可能這樣傷筋動骨的全力支持逍遙王周潛的。
難道這事也有其他六大世家的影子?
想到這里,周辰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這些世家豪門還真是手段不俗,居然把痕跡清理的干干凈凈,讓東廠都查不到一點蛛絲馬跡。
的確是有些門道。
不過,就算這樣,以為就能萬事大吉了嗎?
“呵呵。”
“我周辰這個皇帝要想殺人,有時候又何須需要證據。”
周辰站起了身,帶著冷笑,走進了養心殿的內殿。
……
第二天。
早朝開始。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按著官職大小魚貫而入。
在周辰登上龍臺,坐在龍椅上后,文武百官齊齊的跪下行禮。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跪下高呼道。
周辰兩手搭在龍椅的把手上,俯視著百官道;“眾卿平聲。”
“謝皇上。”
百官跪謝后,依次站起了身。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侍立在龍椅旁的曹正淳尖銳的喊道。
“皇上,臣有事要奏。”
曹正淳尖銳的聲音剛落,一位官員就站了出來說道。
“講。”
周辰見站出來的是一位言官,便輕輕的吐了一個字。
所謂的言官就是有聞風奏事之權的官員,權利也算不小。
“啟稟皇上,臣要參吏部尚書房玄齡房大人一本。”
“皇上對房大人委以重任,命房大人為欽差大臣,賑災救濟北方四州百姓。”
“可房大人卻在北方四州之地仗著欽差大權大開殺戒,燕州地方官員被房大人無辜拿下了一大半,讓燕州地方官府動蕩不安。”
“房大人還抄家滅族了燕州大部分的世家,就連代州也是如此,簡直就是無法無天。”
“臣要參房大人仗著欽差大權,亂殺無辜,霍亂地方。”
“還請皇上明查。”
這位言官站出來后,大聲的參著房玄齡在燕州和代州的所作所為。
語氣之激烈,面色之義憤填膺,好像房玄齡在代州和燕州真的是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似得。
什么?
參房玄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