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聞言,臉色明顯的愣了一下。
還沒等周辰反應過來,就又有言官站了出來。
“皇上,臣也要參吏部尚書房玄齡房大人一本。”
“房大人身為賑災欽差大臣,本應該全力賑災救民,安撫地方。”
“可房大人卻在燕州和代州之地大肆掀起了牢獄之災,讓剛剛有些平定下來的兩州之地又動蕩了起來。”
“簡直是有負圣恩。”
“還請皇上明查。”
這位言官站了出來也是一臉厲聲的參著房玄齡。
“皇上,臣也要參吏部尚書房大人。”
“皇上,臣也要參房玄齡。”
……
緊跟著,一個個的官員站出來都要參房玄齡。
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一臉的義憤填膺,所參房玄齡之事大同小異。
無非就是房玄齡在燕州和代州兩地大開殺戒,拿下了不少官員,抄家滅族了不少世家豪門。
周辰坐在龍椅上,聽著這些官員一個一個的站出來參房玄齡,眼睛有些微瞇了起來。
說實話,周辰是真的沒想到,這今日的早朝上,居然會有官員站出來參房玄齡。
而且還是怎么多官員。
難道這些人不知道房玄齡是他這位皇帝的人嗎?
猜不出房玄齡在燕州和代州做的這些事都是他這位皇帝授意的嗎?
顯然,這些人心里都知道。
整個朝堂上下也沒有哪個官員猜不出來房玄齡是遵他這位皇帝旨意行事的。
可這些官員還是站出來參房玄齡在燕州和代州的所作所為。
看來,這是有些人坐不住了。
“皇上,臣也要參房玄齡。”
“房玄齡身為欽差大臣,不思賑災救民,卻仗著欽差大權大肆緝拿地方官員,抄家滅族各大有名望的家族。”
“就連臣在清河府的同族崔家都被其莫名其妙的給抄家滅族了。”
“還請皇上為臣的同族做主。”
“撤去房玄齡欽差大臣之權,召回朝廷問罪。”
在其他官員參完房玄齡后,工部尚書也站了出來參房玄齡。
與之前那些參房玄齡的官員比起來,這位六部尚書之一的工部尚書無疑是重了很多。
之前那些參房玄齡的官員都是一些小蝦小魚,工部尚書可是六部尚書之一,位高權重。
這樣的朝廷重臣站出來參房玄齡,那分量可就不是之前那些官員能比的。
周辰瞇著眼看了一眼站出來參房玄齡的二十多位官員,又面無表情的掃向了其他的文武大臣;“還有哪位愛卿要參房玄齡嗎?”
周辰的目光掃視著其他那些沒有開口的文武百官。
尤其是在丞相袁博,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等這些世家豪門在朝堂上位高權重的官員,周辰多掃了幾眼。
因為周辰心里清楚,房玄齡在北方四州大刀闊斧的出手,讓有些世家豪門坐不住了。
“皇上,臣不敢茍同崔尚書和諸位大臣的意思。”
這時,兵部尚書站了出來,一臉義正言辭的說道。
“北方四州大旱,百姓流離失所,尸橫遍野,最后更是發生了民變,致使北方四州大亂。”
“北方四州的地方官員難道就沒有罪責嗎?”
“他們身為朝廷官員,為朝廷坐鎮一方,治理一地,結果卻出現了這樣的大亂,他們的罪責難逃。”
“房尚書作為朝廷欽差大臣,拿下他們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