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點零五分修正,七點零五分修正,提前閱讀的小伙伴可重新加載修正錯亂內容
內景經》還對《存思法》進行詳細闡述。早期道教《太平經》中就有存思五臟神萬病都可消除的說法,《內景經》繼承這一思想并加以進一步發揮。認為“存思百念視節度“,即要求存思身中百神,呼吸上下如一而除雜念。并認為“可用存思登虛空“,這是把存思之法當作學仙之道。可以說,存思是道教上清派典型的修煉方法,也是《內景經》的核心內容。所謂存思之法,《內景經》中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指存思身內諸神,另外指存思身外之物。
折疊內容
道教認為人體多神,而以五臟神為主,故重視存思五臟神的色、形、氣、服飾、姓名等。《內景經》對于存思心、肝、脾、肺、腎等五臟神,都分別加以論述,其中對存思心神的論述最多。如經中述道:“心典一體五藏(臟)王,動靜念之道德行,清潔善氣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棟梁,晝日曜景暮閉藏,通利華精調陰陽。“這是認為心有神靈,且是五臟之王,倘若經常存思心神,那么陰陽和順,臟腑調勻,均無疾病。存思肝神:“肝氣郁勃清且長,羅列六府生三光,……五色云氣紛青蔥,閉目內眄自相望。“
肝屬東方木位,主青,故肝氣旺盛清而且長時,如東方之木主春,肝為生氣之本,閉目冥想生氣遍照體內五臟之腑,與臟腑相應,上為五色云,如日月星辰光亮明徹,久久即可自己內視臟腑。“內視“是存思法中一種重要思想,就是指修煉者閉目存思,潛神入定后,內觀形體,神氣充溢而使體內朗然洞徹的景象。關于存思脾神:“脾長一尺掩太倉,中部老君治明堂,……黃衣紫帶龍虎章,長精益命賴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脾居中宮,存思脾神,即可增長精氣,延長壽命,心虛洞鑒,神靈自通。關于存思肺神:“肺部之宮似華蓋,下有童子坐玉闕。……素錦衣裳黃云帶,喘息呼吸體不快,急存白云和六氣,神仙久視無災害,同之不己形不滯。“肺為金宮,在五臟之上,狀似華蓋。
童子、白云都是指肺神。當喘息不定呼吸不暢、身體不快時,就趕緊存思肺神,便能調和六氣而無災害,常用此道,可保形體不枯衰。關于存思腎神:“腎部之宮玄闕園,中有童子冥上玄,……蒼錦云衣舞龍幡,……百病千災急當存,兩部水王對門生,使人長生■九天。“腎為水宮。玄闕園,喻指腎之外形。童子、水王都是指腎神。當人正生病時,就應立即存思腎神,這樣便能逢兇化吉,免除疾病而能升天成仙。
折疊歷史
“三丹田“《內景經》提出“三丹田“之說。關于三丹田之名,在此經之前的早期道教籍中尚未出現。《太平經》、《大洞真經》提到泥丸、心、臍等與之相關的名稱,只有到了《內景經》才明確提出“三丹田“的概念。丹田有上、中、下之分,故合作“三田“。每一丹田中各居著一位神,故有“三神“。又因丹田之室,方圓一寸,故稱寸田,下面分別簡介三丹田。
折疊編輯本段三丹田
折疊上丹田
眉間內入三寸為上丹田宮,也叫泥丸宮。“泥丸百節皆有神,……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圓一寸處此中,同服紫衣飛羅裳,但思一部壽無窮,非各別住俱腦中,列位次坐向外方“,講的是泥丸宮在一身之首,是百神之主,泥丸百節都有神,它們都受腦主持而排定坐次,泥丸九真都穿紫衣羅裳,人們只要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以延壽不老。
折疊中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