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夠狠啊,我還真沒看錯你,果然是我林家的崽,膽大包天!”
林嶺東舉起酒碗抿了一口:“怎么說?”
林正遠瞇著眼,將林嶺東從頭打量一番:“那批馬來酸,是你搞出來的吧?”
林嶺東笑而不語。
“你到底掙了多少?”
林嶺東:“怎么,你來就為了挖我老底?要這樣談,別怪我送客了。”
“哈哈哈,你小子,果然夠狠,夠絕,連你大伯的財路也斷”
林正遠笑了一番:“連你大伯的面子也不賣了,行吧,你到底想怎么搞?有沒有興趣和我開礦?”
林嶺東:“什么礦?”
林正遠:“煤礦,現在國家走的資源路子,只有資源才能賺大錢,咱們做煤炭,你在馬爾代夫的鐵礦不錯,放那個地方可惜了,拉回來,我們煤礦鋼鐵一起搞,轉做焦煤煉鋼,等幾年抽回補貼還能大賺一筆,有沒有興趣一起搞?”
聽到這話,林嶺東微微點頭。
內心也不免贊嘆,在商業的眼光上,林正遠還是有獨到之處的,有很強的前瞻性。
廣東這么多村鎮企業,說白了都是一些農民家族搞起來的,剛開始起步門檻都很低,發展的過程,都有很強的共通性,像他們這一任的阿叔公,便是從菜市場起家,再到成衣家具,88年兼并國營老廠,燒結合成橡膠,涉足材料產業。
第二年,嘗到甜頭了,又搞了家燒塑廠,做PET聚酯塑料回收。
可說白了,這些都是底層產業鏈。
做的材料產業,也不過是依靠廢物回收,跟開家廢品回收站沒什么區別。
之后轉服裝工廠,也是順勢而為,因為廣東的氛圍就這樣,大家都在搞服裝,搞就賺錢,大家都做。
再往下面發展,很多人就守著一家工廠,兩家工廠,慢慢壯大,看起來是挺賺吧?
一場金融風暴,全他媽沒了。
基礎制造業,始終是太過低端,并不是長久之計。
廣東同期這么多家族產業,就林氏順利轉型,等林正遠坐穩之后,服裝工廠和塑料工廠全都賣了,又躲過環保危機,一個大步子,一頭扎進資源重工,成為廣東前列的鋼鐵集團。
后期搞投資,他也是血賺,他重組了徽商商會,在2008年召開世界徽商懇親大會,親任微商總會總理事長,人脈關系也鋪得牢固無比,資金,內幕消息,渠道,全都掌握,資源整合,信息共通,風口行業的投資令人叫絕,撈得盆滿缽滿。
林嶺東是重生人士,有這份眼光并不奇怪。
可林正遠身處當代,也有這個意識,就很不簡單了。
在事實上,他是振興了中興家族的。
幾十年巔峰生涯,穩如老狗。
對手下的把控能力,強勢手腕,更是遠非常人所及。
按燒冷灶的概念,光是投資他都不虧。
“怎么,去過馬爾代夫?”
林嶺東捻了一口燒臘,笑咪咪的問:“你該不會親自去吧?”
“你是我的崽,我當然會去。”
林正遠干掉半碗,伸出單臂,重重的拍在林嶺東肩上。
“你是三房長孫,我一直把你當親兒子在看待,平常威嚴一些,也是為了你能成材,你小的時候調皮搗蛋,沒少打你,現在長大了,成材了,大伯我看在眼里,心里是真高興啊,以后我們叔侄攜起手來,好好的大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