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宗接著哈達看了又看,心里有點不太滿意,讓木雅戰戰兢兢,以為自己做錯了什么,湊近了才聽見他對護兵小聲嘀咕“元帥府織造局不行啊,居然沒賣到這來,明年,明年這個都得帶上織造局的標。”
緊跟著,就是十三家鍋莊的女主人帶隨從向木雅賀禮。
劉承宗點點頭,看著坐在官寨一旁的女掌柜們,對木雅問道“她們都是蠻家姑娘,為何鍋莊掌柜都是女子”
“多數都是,有兩個漢家女子。”木雅說著狡黠一笑道“方便,大帥也看見鍋莊了,都修得宏大軒敞,來之前想必大帥把鍋莊當作了漢地的酒樓吧”
隨著劉承宗點頭,木雅擺手道“非也,大帥可記得,進爐城前我說,僧人之多原因有四,不論客人來自哪兒,都能在鍋莊住宿,都有不要糌粑和鍋魁吃,只要貿易興起時候給幫著干活就行。”
劉承宗覺得如果一個姑娘有這樣的氣度,輔以如此打扮,沒有難看的人。
“怎么樣大帥,我沒騙你吧”
在鍋莊上首,木雅滿面自豪地道“打箭爐十三家鍋莊的阿佳都是美人。”
“存放馬匹、貨物、茶葉的業務,但漢番商賈至此,直接交易難免產生爭執,雙方茶商俱是手眼通天的貴人,為了不讓他們起爭執,阿佳便應運而生。”
“鍋莊主人挑選家中模樣周正、聰慧女娃,在十五歲以前,學習漢番言語、風俗習慣、精通數術,知曉各類貨物行情,待年滿十五,便繼承鍋莊家業,為商賈翻譯、中介。”
劉承宗聽得很認真,這是從元代起四百年來成熟的商業模式,對俱爾灣市場有很大的借鑒學習意義,他說“她們是商賈之間的經紀人。”
劉承宗緩緩點頭,示意木雅繼續說下去。
“爐城百姓務農者不過十一,務工者十二,軍兵居其一,余者盡務商事,蠻家男子自幼習武,對漢家風俗、言語商務之事所知甚少,這些阿佳是鍋莊主事,也是茶馬商路上的中介人。”
木雅把鍋莊的女掌柜們稱作阿佳,道“茶馬貿易貨物繁多、雙方物價不一、言語不通、就連錢幣也不一樣,亦不免會遇到賒賬之類情況。”
劉承宗恍然大悟,怪不得阿佳們的打扮首飾都是上品,這個職業確實收入可觀,這南路茶馬的貿易額一般在兩三百萬斤茶葉,單就這個價值,百分之四可就有近十萬斤茶葉了。
“唉,不過如今市場在河東,我這爐城的阿佳們只能賺藏商的貨,大頭都被對岸冷沈兩家賺去。”
木雅沒在這事上多說,挑眉怪笑道“蠻家女子最多情,大帥這么年輕,有沒有喜歡的,隨便挑,促成一段姻緣,連鍋莊都給你。”
經紀人也是古詞,是牙子的俗稱。
“對,就是經紀,在鍋莊見慣了交易往來,又能從中擔保,久而久之,她們能在買賣里一口定價。”
木雅道“而且她們都很富有,茶商買賣動輒數千包茶、數百斤蟲草貝母,一筆買賣談成,阿佳的收入是一百抽四。”
木雅撓著頭頂像只大馬猴,把求助的目光灑向四處,正看見按刀侍立身側的樊三郎忍俊不禁。
三郎光想給劉承宗翹個大拇指不愧讓她陪著看美人的劉承宗
木雅更是腦瓜子嗡嗡直響,心說蒙古言語,這大帥的癖好有點古怪啊
“鍋莊都給我”
木雅卻理所應當道“阿佳向來是招婿入贅,北邊可就是從前的女兒國,若她們誰有這造化被大帥收攏,人都是大帥的,那鍋莊可不就歸大帥了,放心,我可不敢收大帥的抽成。”
劉承宗磨痧著下巴,眼神在阿佳們之間巡回,看得蠻家姑娘各個含笑,就見他轉頭一臉認真問道“有沒有熟悉蒙古言語的”
他無助地搖頭“大帥,這懂蒙古言語,恐怕得到河東找了,我這都是番子,對岸才是韃子。”
劉承宗點頭表示理解“可以培養一下。”
“那”木雅把目光看向端坐堂中的阿佳們,面色發苦“那我就培養一下吧。”
見他應下,劉承宗十分開心,哈達也接了、阿佳也見了,他覺得該上正菜了,興奮地搓著手道“那開始吧,愣著干嘛,快把那些被阿佳迷住的士子請出來,我可就是為這事來的爐城”,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