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把一門鑄鐵炮放在他面前,給他再多蒙古工匠也仿制不出來。
不過仿制不出來可以走別的路,在聰明才智上人與人之間相差并不算大,阿爾斯蘭的炮是大小跟獅子炮差不多的鍛鐵炮,用敲出來的鐵筒做炮膛,外層參考哈密的火槍,用鍛鐵條一層層卷上去,正著卷完反著卷。
這東西對大明來說是隨時可以拿來用的技術,而對阿爾斯蘭來說,是需要研究的科學。
調集大量工匠、有足夠的材料,阿爾斯蘭能鍛造出最好的彎刀、最好的鎧甲、最鋒利的箭簇甚至能敲出一根好銃管,有現成的鳥銃仿制,各種零件也沒有技術難點。
鐵炮彈,也是匠人用錘子敲出來的,因為他們不會鑄鐵,草原上只有土默特的蒙古匠人會鑄鐵,但阿爾斯蘭沒參與東征,他手下沒有會鑄鐵的人。
即便如此,由于每個從漠南漠北跑到烏蘭山的人,都在各地有豐富的挨炮經驗,所以每一門鐵炮、每一顆炮彈鍛好,對蒙古諸部來說都像一個值得歡慶的節日。
輕便且質量非常好,除了造價高昂、工時過久、口徑較小之外幾乎沒有缺點。
一個多月,他發動了許多匠人,只做出五門鐵炮、二百多顆炮彈。
阿爾斯蘭正摩拳擦掌著想試試火炮的威力,馳騁的馬隊自烏蘭城外洶涌奔出,從濕地奔赴森林。
他們在山道間發現漢人正在修筑外層柵欄的山地木堡,趁堡壘僅有數十名守軍,不等火炮運抵立即發起圍攻。
不過第五門鐵炮鍛好的這天,阿爾斯蘭沒來得及慶祝,就收到東邊森林放牧的牧民急報。
“漢人地方的軍隊越過茶卡鹽池,在山口修了座木堡”
堡子看上去至多百來個守軍,以這種守軍規模,想修出這座堡子至少要一個月,一個月了他們都不知道漢軍把要道截斷的事,阿爾斯蘭認為這是牧兵的失職。
他還真是冤枉附近打獵的部眾了,這座堡壘實際上是三天前修的,在開工第二天就被蒙古人發現。
圍攻非常順利,在挨了幾十顆重銃鉛子損失數十名士兵后,蒙古軍隊在孤零零的堡壘山下安營扎寨。
等阿爾斯蘭抵達山下,看著居高臨下的木堡,把周圍打獵的牧兵狠狠臭罵了一頓。
這百總是劉承宗護兵出身,有一手非常俊的箭術,守城時一個人兩壺箭、配合十幾桿元帥府重銃就封鎖了攻堡的山路,人少了就射、人多了就用五六桿重銃來一次齊射,圍城的蒙古兵根本攻不上來。
不過等到第二天,阿爾斯蘭的鐵炮參戰后情況就不一樣了。
木堡守將是千總鐘虎麾下的百總,早就探明地方上適合修堡的位置,提前在東邊備下修堡木料,從鐘虎那要了三百人,趕著驢車直撲山口,連夜修起寨子,這才讓大部隊退后。
他的使命是遮蔽敵軍探查東邊情報,拖延兩天時間,以配合劉承宗通知阿爾斯蘭的計劃。
除了那幾個參加試炮的匠人,大部分人對火炮的了解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都是被炮打過的蒙古小伙子。
哪個在草原上馳騁的好漢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拿炮轟別人吶
為操持五門鐵炮,阿爾斯蘭專門組建了一個百人炮隊,在炮兵的挑選上要求非常嚴格、獎賞也很豐厚,只要挑上炮兵,就賞一匹戰馬。
阿爾斯蘭這也是無奈之舉,在技術水平上,他一萬多名部眾每個人都能勝任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