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阿爾斯蘭閑不住,一個多月來帶兵跟守衛茶卡鹽池的鐘虎斗智斗勇,還曾帶馬隊越過南山堡,去跟海西知縣劉國能進行過一番親切交談,但說什么都不來河卡草原給劉承宗添堵。
除了這些,劉承宗的軍隊頓兵河卡,制造等待加工的銅料,師成我的銅料配比是以每九十二斤純銅,配以八斤錫鉛,制成五斤等待加工的薄片,方便運輸使用。
這次劉承宗要讓師成我制作的是千斤重炮,他們至少要籌備三萬斤銅料。
等這些東西都準備完畢,已經進入八月,劉承宗不免在盛夏扼腕嘆息,他對綽克兔臺吉的激將法還是失敗了。
與此同時,劉承祖麾下西寧衛千戶李萬慶率軍出發,進入八角城方圓百里,開始清理喀爾喀蒙古人占領的據點。
十日之內交鋒八次,六次擊潰一次被擊潰,還有一次對峙到天黑各自退去,共俘虜敵軍四十六名,陸續讓他們知道各種假情報,并將俘虜們故意放跑。
這些日子對綽克兔臺吉來說并不容易。
總之,劉承宗很欣賞這個比他大了十歲的同齡人,全身上下散發著跟年齡不符的成熟穩重。
劉承宗覺得,這會就算綽克兔派個信使抵達烏蘭山,向他求援,阿爾斯蘭沒準都不信,甚至還會還嘴“你爹才叫你去河卡”
八月初九,由西寧府駐軍的參將楊耀率軍出南山堡,進一步封鎖阿爾斯蘭向東進發的道路,劉承宗的大軍正式自河卡草原拔營,攜大量輜重渡過黃河,向東進發。
人們爆發爭論,有人說阿爾斯蘭沒死,據他知道的消息,元帥府在第一次進攻失敗后就撤軍了。
講故事的部眾臉上帶著奚落“你知道的那是仗還沒打完,他們退軍是因為劉承宗沒帶厚衣裳,你看看咱穿的啥他就穿個單衣裳哪兒受得了,回去拿了厚衣裳又圍城了”
反正都是道聽途說,相信阿爾斯蘭沒死的部眾也沒那么堅定,趕忙問道“那后來呢”
斷斷續續的情報不分先后地通過逃回俘虜傳回城內。
當夜幕覆蓋八角城,篝火把這座十字城的城墻點綴,穿羊皮襖的蒙古兵圍坐篝火,總會把話題扯到令人壓抑的戰局上來。
部眾繪聲繪色地轉述逃回俘虜的話,替劉承宗宣布在烏蘭山活蹦亂跳的阿爾斯蘭已經死了,死在攻城軍隊的炮火中。
按照劉承宗的想法,這消息在第一時間就會被綽克兔知曉,隨后很有可能會被下令封口,因此只是有棗沒棗隨手打一桿子的事。
但他的擔心完全多余,因為這支蒙古軍隊沒有那么高的正規化,他們的組織度就和青海大帥的老婆一樣很多人希望有,有時候好像有,實際上不存在。
在小廟里念經的綽克兔甚至根本不知道有俘虜逃回來,這座城關于外面的任何情報,綽克兔臺吉都不是第一個知道的。
“后來調了大炮,只能看見火光,炮彈砸中守軍,腦袋都砸碎了,跟我說這事的兄弟說是守將,可烏蘭城哪兒啥守將就是阿爾斯蘭,準沒錯。”
當夜晚群星閃爍,當白晝羊肉在鍋中翻滾,同樣的場景在八角城一次次重現。
這些消息如野火般在城內城外扯地連天的氈帳中流傳,肆無忌憚地傳開,直到傳進貴族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