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運心說,這秋毫無犯靠的不全是紀律高,只需要有不太低的智力水平,都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他笑了笑,隨后對趙世奎問道“趙掌柜到蘭州來,是有事要跟大帥商量”
“可不敢商量。”趙世奎連忙搖頭,道“小人是來跟大帥匯報,栓兩頭駐中間的鋪子都已做好,問問大帥今后商號紅利該怎么送,是蘭州送西寧、成都送爐霍,還是都往一個地方送除此之外,再請大帥給我派幾個書辦記賬。”
承運一聽已經盈利了進展挺快。
他問道“趙掌柜稍等,這個天應德商號都經營什么,你跟大帥在股本上,是怎么算的”
“股本是大帥出一千二百兩,小人出八百兩,六一分賬,留三成經營。”
趙世奎剛剛說罷,承運就皺起眉頭,這個比例有些不公,讓人做事要讓人賺到錢,他問道“不嫌少”
卻沒料到趙世奎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樣“不少不少,實不相瞞,小人不僅回本,還賺了一千八百兩已經足夠了,若將軍對這個不滿意,還可以再多分些。”
承運人直接傻了,看向趙世奎的眼神極為炙熱,脫口而出“兩年賺了一萬八千兩”
“托大帥的福,小人不辱使命。”
趙世奎心里確實沒啥驕傲的感覺,他這買賣換誰都能做,就和搶錢一樣。
他說道“天應德經營川鹽、川茶、蜀錦,這是小人原本精熟的東西,后來又加入西番藥材、皮貨、農具,今后還打算做蘭州的皮貨、煙酒,利潤不少。”
他這盈利賺的都是利潤不大的傻子錢,只要能進康寧府誰都能干,但誰都不能進康寧府。
從雅州買農具,一千桿鐵锨四十八兩、兩千個銅茶勺九兩八錢,一共成本不到六十兩,五個車夫進一趟康寧府,半個月后就帶著值八百多兩炮制好的貝母、蟲草出來了。
承運問道“沒人攔你的貨”
“有,但后來沒了。”趙世奎回身指向衙門外站著的兩名護衛,對承運介紹道“將軍,他倆一個叫得勝一個叫歸來,這次過來也為送到這邊某個出身,他們在南邊炸死了個千戶。”
得勝歸來從前是松潘衛旗軍。
前年宦官張元亨衣錦還衛,隨行番子透露出有支漢軍在西南稱帥,招軍戶去打箭爐給田的消息,兄弟倆無牽無掛,花了半年籌備出夠用半個多月的口糧,離開待了一輩子的松潘衛。
穿過戰爭才剛平息的蠻家領地,他們如愿抵達爐霍縣,各自領了一頭牛、六只羊、二百畝地,還從長河西土司那領到了口糧,只等來年開春就能耕種。
只不過還沒等到開春,先是大元帥領兵北征,緊跟著未知的蒙古人從北方沖來,他們就被蔡鐘磐招募為民壯,整軍備戰,田地只能雇人耕種。
最后仗也沒打起來,那些蒙古兵的首領被蔡將軍稱作小拉尊,甚至還幫康寧府平叛,打完仗直接往昌都走了。
倒是他倆吃了五個月兵糧,把身體養得挺好。
本來打完仗他們該回家種地了,但蔡鐘磐交給倆人兩桿銃,說雅州有個千戶攔了他們的貨,讓他倆去把千戶干掉,完事直接找趙世奎,到北邊找大元帥謀個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