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活到現在,靠的就是能屈能縮的果斷和敏銳的戰場嗅覺。
自從早上得知衛拉特大軍自黃河沿線渡河,蜂尾針就在思考自己所處在戰場什么位置。
然后他就意識到自己是劉承宗本部前出最遠的一部兵力,很有可能已經身處敵軍腹心甚至背后了。
中軍主力在他西北,敵軍從他正北渡河,東邊有敵軍小部,黃河對岸還有多少敵軍兵力他不知道,而南邊是山,西南是與敵軍對峙的馮瓤部。
自己的使命是佯攻羊曲城,趙可變一不注意直接把羊曲城攻陷,那么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問題就是自己要被包圍了,而且非常容易被敵軍切斷與主力的聯系。
所以他本來打算向西撤退,與馮瓤部匯合,但才剛說了棄城就被老兵解職,讓他一點脾氣都沒有,根本不敢再提向西撤退的事。
而且他自問沒有做錯什么,心里有對老兵也有怨氣,眼下趙可變問起,他覺得你們這幫王八蛋不都覺得我張振慫人一個,你們勇敢嘛。
好,我就說個難的,看你們是真勇還是假勇。
蜂尾針像個活地圖,叫人取來面羊曲蒙古守軍的旗子掛在墻上,揮手沾水在旗上畫出地勢,東邊是河,南邊是山,旗子中間標出元帥府中軍主力的位置,并在中間偏下點出馮瓤部所在。
他道“瓦剌韃子自東向西大舉渡河嘛,今早的事,多少兵力,一萬、兩萬、三萬我不知道。”
“大帥跟他們撞上咋辦我們在這里守著三道石頭墻又有啥用嘛有功啦回援”
但凡蜂尾針心里沒氣,都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因為這太危險了,立功也得有命受賞,至少也得跟馮瓤合兵,雖然功勛少一點,但至少三四千兵力一起回援,活下來的幾率大。
可惜,趙可變覺得他說的很對,接連點頭就不說了,甚至還當場算起來了“一刻之后啟程,能趕在天黑前看見中軍,若兩軍已經開戰,我們甚至能看見敵軍主帥所在,仗夜色靠近直取虜王首級”
蜂尾針急得光舔嘴唇,你這個帳不是這么算的呀萬一取不到虜王首級,豈不是買頭援劉
偏偏不論老兵新兵,都對這個計劃情有獨鐘。
忍饑挨餓兩三年,沒有人喜歡穩扎穩打按部就班,活著不舒服長命百歲也不如去死,轟轟烈烈半個時辰都算有個人樣。
大明邊軍就喜歡這種一朝斬首封爵拜將的戰術。
羊曲城五百六十六名,不,目瞪口呆的蜂尾針不算,五百六十五名守軍轟然叫好,各級軍官興高采烈地安排收拾物資,磨礪兵甲牽拽馱馬。
趙可變派出六名傷兵騎馬前去聯系馮瓤,他倒沒有跑到馮瓤那保命的想法,只是他們走后馮瓤的左翼就沒有哨卡保護了,所以要例行通報,讓馮瓤心里有數。
他們在渡口埋了點土制地雷,綁了兩只小羊羔子擂鼓,還燒了兩鍋水冒煙來迷惑對岸。
隨后趁一陣風卷狂沙,五百六十名士兵浩浩蕩蕩,在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背景中,踏上馳援主力的危險之路。
而在西邊的南山,被馮瓤堵在半山腰的達來臺吉望向北方,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