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書閣
于全蒙古而言,崇禎六年,是最糟糕的年頭。
全蒙古的大汗死于青海,東蒙古盡附金國,西蒙古歸附中國,獨立于外的蒙古三大部僅剩搖搖欲墜的喀爾喀蒙古。
敦塔兀魯斯就是中國。
喀爾喀不是舊部落,他們的祖先只能追溯到嘉靖年間,是由達延汗的第十一子格哷森札札賚爾建立。
他在瀚海北游牧,始號喀爾喀,他的七個兒子,為喀爾喀七部,其中長子、次子、幼子為右翼;三子、四子、五子、六子為左翼。
最初的喀爾喀也沒有汗,他們是汗庭領導下的喀爾喀萬戶。
左翼的三子魏征諾諾和生子阿巴岱,時值汗庭式微,俺達稱汗。
阿巴岱親自前往俺答汗的土默特部,呈獻貂皮、帳幕、幣帛、牧畜等數萬,謁見黃教三世大和尚,被贈與汗號,成為喀爾喀第一個汗。
阿巴岱于是自領喀爾喀左翼,立兄弟賚瑚爾為右翼之汗。
至此喀爾喀左右翼各有一個汗,都出自老三魏征諾諾和一系。
到萬歷十五年,在杭愛山附近的庫博克兒,爆發了一場喀爾喀右翼與衛拉特的戰斗,賚瑚爾死在衛拉特人手里。
九年后的萬歷二十四年,喀爾喀左右翼在塔爾尼河畔舉行忽里臺,將素巴第推舉為札薩克圖汗。
此后素巴第興兵報父仇,征服衛拉特,設立琿臺吉管理衛拉特,后來又被四衛拉特合力于天啟三年擊退,擺脫控制。
雙方時戰時和,局面一直持續到如今,這是喀爾喀右翼札薩克圖汗的由來。
而在右翼維持勢力的過程中,左翼卻因與汗庭距離較近,每次林丹汗在漠南搞事,離散的部眾都會投奔左翼。
這本來對左翼來說是好事,但由于總是分贓不均,就發生了幾次內訌,比如過去左翼排名第五的大貴族、是內訌中的失敗者,被左翼驅逐,背井離鄉,最后埋骨八角城,名叫綽克兔臺吉。
又比如車臣汗碩壘。
喀爾喀左翼是七個兒子里面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四個兒子。
老三這支就是后來的阿巴岱汗;老四名叫阿敏都喇勒,他也是阿巴岱汗的四叔。
按照蒙古傳統,阿巴岱一系稱汗,成為左右翼之長,但阿敏都喇勒的運氣特別好,他的五弟達來沒兒子,依照傳統,老五死后屬民就都歸了阿敏。
阿敏有兩個兒子,但長子又沒兒子,次子謨啰只生了個獨生子,也就是說別人家都是多子多福,部眾與財富通過繼承被分得越來越散,唯獨阿敏都喇勒這一支,通過兩代單傳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
這個獨生子,就是碩壘。
如果說黃金家族都是嘴里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那么碩壘出生時不光嘴里含著親爺爺和父親留給他的金鑰匙,手里甚至還捧著五爺爺和大伯留給他的金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