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邊軍不需要攻城,且不說這個時代的火炮沒有短時間砸穿三丈厚度包磚土墻的能力,即使有那樣的火炮,在劉承宗出現以前,西北的城池都是明軍自己的。
他們需要對付的是軟弓快馬來去如風的蒙古猛男,滅虜炮就是西北邊軍手上最合適的兵器。
即便如今他們需要攻打莊浪衛城,滅虜炮依然能憑借打出的漫天鵝卵壓制城頭炮兵。
夾雜在大量滅虜炮車之間的是飛云炮,全名叫飛云霹靂炮,這是嘉靖年間專門打開花彈的火炮。
其炮身形制介于將軍炮與碗口炮之間,核心科技都在炮彈上,炮彈有圓柱形的木馬子和彈座,打發出一條條拋物線,將空心的開花彈放入城頭、城中。
炮彈的發火機制是空心鐵彈內填充火藥、鐵片,塞進信管點燃,落地時信管很容易磕掉或磕滅,啞火率較高。
絕大多數時候都只能當作臼炮使用,臼炮,就是打出炮彈,以拋物線落下,砸人。
但哪怕打出兩顆能炸開一顆,就足夠對城內守軍造成震懾。
當幾顆開花彈在城頭炸開,迸發出片片硝煙,親自站在炮兵陣地督戰的丁紹胤揮手向前。
城頭的火炮已被壓制,只有零散幾門躲在城垛后面的佛朗機炮旁邊還有炮手,但他們遲遲不愿開火,就已經讓丁紹胤看明白了。
“城上佛朗機裝的是散子,放火箭。”
戰旗招展,滅虜炮還在打放,軍陣中推著架火戰車的涼州衛旗軍越過炮兵陣地上前,在離城二百步距離將火箭車調整至合適角度,隨即一架架百虎齊奔升騰起大片硝煙,將數以千計的火箭向城頭放去。
在火藥的尖嘯聲里,四散而出的火箭拖著一道道尾焰沖向城頭,在半空中劃出不規則彈道,有些扎在年久失修的城墻土坯上,有些打在城磚上墜落,還有些越過城頭,四下里胡亂攢射。
硝煙頓時將發射陣地與城頭同時遮蔽,城頭的守軍也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其實城頭的守軍已經快被嚇瘋了。
井小六的兵力本就不足,還有分散士兵守衛北、西兩面城墻,整個北城墻僅有三百名守軍,擔心在炮擊階段就被打殘,絕大多數士兵都受命躲在城墻內側的斜坡馬道上,留守在城墻后的只有少數炮兵。
任誰都知道,指望這些炮兵面對數以百計的輕炮,在漫天鵝卵大小的炮彈四射的情況下,拿佛朗機炮與其對射,完全是癡人說夢。
東關民壯的鄉兵壓根就沒接受過炮火訓練,在校場上拿炮朝空地轟上幾炮,跟戰場上被上百門炮壓制完全是兩回事。
哪怕他們對面的是涼州衛的旗軍,那也是爺爺跟達云在松山一千二沖垮三千虜騎、父輩跟將軍陣亡薩爾滸、兄長援遼在遵化灤州跟東虜韃子攻大城對大陣的旗軍。
到處硝煙彌漫,城外的炮聲卻不停,終于當硝煙漸散才有縮在城垛后的鄉兵炮兵敢壯著膽子透過垛口朝城下看上一眼。
只是一眼,便看得亡魂大冒,驚恐地回頭向馬道上喊道“將軍云梯上城了”
就在數以千計的火箭在城上鋪開一片硝煙遮蔽視野的片刻,丁紹胤麾下旗軍穿過炮兵陣地,將一架架簡易改造的攻城車推到城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