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身在古浪峽的洪承疇卻像沒看見前線緊急軍情一般,手里攥著精兵強將死不撒手。
本來洪承疇想調楊彥昌來著,但實在調不動那陜西名將延安戰神誰不知道,光你洪承疇想要指揮嗎延綏巡撫陳奇瑜、陜西巡撫練國事,都想把楊彥昌這支模范軍隊拉到自己的防線上來。
最后還是陳奇瑜贏了,在安定與會寧二縣劃為楊彥昌的防區。
畢竟因李自成等人的調動,練國事此時已經進入西安府,主要防范商洛道的十萬流賊;洪承疇則在甘肅,防備元帥府的襲擊。
而陳奇瑜最慘,他防御陜西的西南部,東南是闖將李自成率領的陜西群賊,南邊是進入漢中府山區的闖王高迎祥,西北則是劉承宗占領的蘭州,哪個都有可能向他發動進攻。
劉承宗的儀仗進入莊浪衛,洪承疇沒有多緊張,卻著實把陳奇瑜嚇得不輕。
陳奇瑜心想,楊彥昌可是我請來對付劉承宗的,這會把他調走不是要我的命嗎誰敢跟我搶人別怪我翻臉
洪承疇也沒跟他犟,他手上有曹文詔、白廣恩、楊嘉謨三部精兵,等的就是一場把劉承宗打殘的決戰。
面對柴時華的求援,洪承疇分外輕松,派人給柴時華回信,信中言之鑿鑿的堅稱莊浪衛是誘餌。
對莊浪河谷暴露的側翼,他采取從靖虜衛、寧夏中衛調來一名游擊將軍、兩名千總、一名指揮使的策略,命他們率軍進駐松山,鎮壓四處亂竄的蒙古騎兵,并在取勝后對河谷予以幫助。
而對柴時華的命令,則是讓其大力征召馬牙山番兵,放心大膽的投入戰爭,元帥府主力不在莊浪。
柴時華對回信氣得牙根癢癢,三邊總督只給出結論卻不說推理過程,這明顯是拿他們冒險卻偏偏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向馬牙山諸番發下征召令,就地成立西番軍從征。
就連楊嘉謨聽說洪承疇的調令,都專門從甘州跑到古浪峽,詢問其如此推測有何依據。
洪承疇對此很不滿意,道“洪某知道涼州衛是大帥家鄉,柴將軍所率也是大帥麾下精銳,但還請楊帥固守甘州不要自亂陣腳,那小旋風必不在莊浪,在蘭州指揮戰事的另有其人。”
他口中的小旋風就是劉承宗。
因為他曾與賀人龍關系不錯,對劉獅子也算知根知底,劉獅子家丁選鋒的出身他再清楚不過了。
“軍門以為在蘭州指揮戰事的是誰”
洪承疇搖搖頭“我亦不知,但肯定不是他,那小旋風出兵打仗歷來不倚重蒙番夷丁,漢軍不在,劉承宗就不在。”
當然這只是他諸多推測的其中之一。
最重要的判斷依據非常簡單粗暴,如果劉承宗在蘭州甚至莊浪衛,柴時華和丁紹胤早死了。
流寇不是官軍,不需要控制地盤,也沒有棄地者獲罪的概念,因此在戰爭中不會逐步增兵,只會重點擊破。
忽然之間塵紛起,千騎萬軍呼嘯來,車營多半連展開的時間都沒有,就會被盡數殲滅,哪怕圍點打援,柴時華的援軍也會在半道上被圍攻殲滅。
如今他們倆都還活蹦亂跳,那劉承宗必然不在莊浪衛。
只是這事可不能往外跟別人說,太傷人心了。
他對楊嘉謨道“楊帥還請返回甘州,我估計要不了多久,小旋風就該從山里鉆出來了。”
楊嘉謨對此自然是將信將疑,不過洪承疇說的確實也有道理,元帥府的漢軍到現在都沒出現在莊浪河谷,僅憑一副儀仗,恐怕不能說明什么。
然而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從松山跑回來的逃兵證實了元帥府漢軍出現在松山的情況,那是一支從蘭州方向向北進攻的軍隊,因其將領號曹操,據說叫曹營。
洪承疇對這個諢號非常陌生,轉頭看向白廣恩,白廣恩道“軍門,卑職知道他,早年投劉承宗的小頭目,本事不大,穿得很花。”
洪承疇問道“很狡詐”
白廣恩把腦袋搖得像個撥浪鼓“敢拼命,但延安府最早的大首領都不出名,他們都跟劉家人合兵,沒人能壓過劉承宗的名頭,到現在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