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能從肅州衛調牲口,但那邊過來得半天,而且最關鍵的問題是,在嘉峪關買三十頭牲口,他出得起錢,但從肅州衛調牲口,就不是他能出得起的價錢了。
這些羊羔子按市價不過三四十兩銀子,可是等各路援軍過來,他再調牲口,那需要的就不是這個數了。
眼看元帥府火炮把城上守軍壓得抬不起頭來,就連炮兵還手都慢了半拍,快把丁國棟急死了。
守關千戶黑承印也急得不行,弓著腰從城垛后一路跑過來,道“將軍,憨汗的炮厲害得很,再這么對放下去,關上的炮早晚要被打爛,我率輕騎出城毀他幾門炮”
“可不敢逞那匹夫之勇”
丁國棟一聽就急了,指著黑承印道“你好好在關上呆著,可不敢出城,他們馬隊就等著你出城呢”
他能認出來,城外的炮兵陣地就是個陽謀全套,那一水的黃銅炮,擺明了就是性能比城上的老古董炮好,就是要引誘他們出城毀炮。
這是明軍武人的一貫作風,爺爺腦袋就在這,有本事你就來拿。
“那,將軍,就看著他們把我們炮都轟碎”黑承印急道“得想個辦法啊”
關上的炮都是能打一里地甚至二里地的好炮,但是想精確射擊,也就一百、二百、三百步,超過這個距離就打不準。
何況敵軍在炮位前堆了土,黑承印也不知道那些土是啥材料,即使瞎貓碰上死耗子,炮彈打上去也根本打不穿。
反過來就不一樣了,城外那些千斤大銃,在五百步距離一次齊放,就至少能敲掉他們兩塊城垛,城垛碎了炮位就得挪,這么挪下去早晚有炮要被炮彈打壞。
更別說他們這些炮確實都上了歲數,這種以少敵多的炮戰,對關上十六位老將軍來說過熱的壓力太大了。
“想個辦法,有啥辦法,援軍遲遲不至。”
丁國棟暗罵一句,幾個援軍駐地離嘉峪關就他媽三四十里地,兩軍對峙放炮半天,他爺爺要是還在人世,拄著拐都跑到了。
“撐著吧,撐到他們攻城,靠短兵相接殺殺他們銳氣。”丁國棟對黑承印道“別叫元帥府小瞧了咱邊關守軍。”
炮戰他們不占優勢,但是在城頭的短兵相接,至少在三日之內,丁國棟有充足自信,能讓元帥府鎩羽而歸。
黑承印也認為這事可行,招手叫來百戶火者哈只,道“讓你的人去取火油,城門不落千斤閘,等他們幾百人攻進甕城,放火燒死他們”
這是個辦法。
丁國棟心想敵軍新至,眼下正是士氣如虹,如果能在甕城取得一場勝利,殺殺敵軍銳氣,最合適的就是火攻。
因為酒泉這地方儲量最大的特產,是石油,在這個時代叫石腦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