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頑賊 > 第四百六十四章 伯仲之間

          第四百六十四章 伯仲之間(1 / 3)

          有個人叫李鴻嗣。

          他官拜甘肅副總兵,職責是分守肅州防區,但他手下沒有肅州兵,因為這人是個勞碌命。

          李鴻嗣早年軍事生涯還挺正常,十七歲募兵入營、搏戰攻堅擢為隊長、戰場功勛授試百戶,歷次升遷副千戶等一系列官職,然后在延綏鎮得了堡壘守備的差遣。

          天啟年他已經是延綏鎮的游擊將軍了,延綏鎮有四名游擊將軍,依例要輪流帶兵拱衛京畿,分做春秋兩班倒,因此這一官職也被稱作延綏入衛游擊。

          李鴻嗣領延綏兵入衛,趕上了一件大事,叫寧遠之戰,當年冬天人還沒調回延綏鎮就升了本鎮的寧塞營參將。

          話說,,,版。

          寧塞營英雄輩出,李鴻嗣的前任參將名叫賀虎臣,營內后來在崇禎二年、三年比較出名的軍官有虜化叛軍神一元、神一魁、紅軍友、茹成明、杜三、楊老柴等人,還有現在的元帥府右旅左營參將高應登。

          不過李鴻嗣并沒有在寧塞營履職,在天啟七年回到陜西時,他的官職依然是參將,但駐地被朝廷更改,派到另一個英雄輩出的地方,固原營。

          他在任的時候固原營順風順水,他前腳升到甘肅做副總兵,后腳那些老部下就嘩變了,涌現出一大批元帥府杰出人才,如旅帥楊耀、王文秀,參將胡三槐、吳養臣,千總韓世盤、韓世友等人。

          在崇禎年間席卷半個天下的陜西起義里,骨干力量分為兩批,一批是叛軍、一批是民軍。

          叛軍里又分為三股,都從延綏鎮起家,一支是以固原寧夏邊軍為骨干力量的劉承宗,一股是延綏鎮西路與寧夏東路為主的神一元,另一股是延綏鎮東路與山西河曲為主的王嘉胤。

          可以說在李鴻嗣任職分守肅州副總兵之前的軍事生涯里,叛軍里后來嶄露頭角的人物基本上都有在他麾下任職的經歷。

          而在他升任肅州副總兵之后,李鴻嗣又奉皇命在陜西打遍了起義軍里的另一撥人。

          實際上自從崇禎二年任職肅州副總兵以來,五年間李鴻嗣駐扎在甘肅的時間只有五個月,而且這五個月還沒去肅州,是被洪承疇調到古浪峽督軍,剩下四年半他都在陜西轉戰平叛。

          按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李鴻嗣早該得個總兵官的頭銜,但他倒霉就倒霉在只得了領兵平叛的天時,卻沒有地利與人和。

          他奉命協討叛軍時還是剛從固原升職,人還沒到肅州,又是固原兵變的老長官,所以朝廷派他領兵戡亂;但當時誰都沒想到固原兵變只是個開始,這場叛亂沒完了。

          相較于其他陜西本地的總兵、副將、參將、游擊,官職決定了他只是個來幫忙的客軍,盡管李鴻嗣像只大耗子攆著農民軍滿地跑,但沒人承他的情,甚至還覺得他是在搶功勞。

          偏偏李鴻嗣認為自己是陜西本地將官,從來沒有作為客軍的覺悟他雖然是肅州副總兵,可手底別說肅州兵了,連肅州的馬都沒有,清一色全是陜西血統。

          至于沒有人和,則是因為這些督撫大員都有自己的部將,唯一一個當時沒有自己部將的大員是洪承疇,李鴻嗣又曾在軍事會議上反駁過殺降決議,以至于上頭沒人,不好說話。

          但李鴻嗣標下的奇兵營很能打。

          在明代的鎮營兵系統里,將分四位、兵分四種,分別是總兵官的五千正兵營、副總兵的三千奇兵營、參將的三千援兵營和游擊的三千游兵營。

          在此基礎之上,每鎮一名總兵官,每路一名副總兵、一名參將。同時一鎮一般有四到五名游擊將軍,分別為左營游擊、右營游擊、入衛游擊、標下游擊。

          左右游擊是率領游兵往來防御的,領兵三千;入衛游擊是每年跟領班都司一道進京入衛的,領兵三千,領班都司率領的衛所軍,構成明代的班軍;標下游擊是隸屬總督或巡撫的,這個兵力比較少,一般也就領個千把號人。

          李鴻嗣的奇兵營比較特殊,原本他的部下應該是肅州軍,但得到調令時人還沒到肅州,因此有一半是在甘州、涼州一帶就地征調的游兵,另外一半則是固原軍。

          這里面兵力又以固原兵為優,盡管這幫固原兵當年都快吃不上飯了,但確確實實都是老兵,因此在早期平叛時非常好用。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