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賢嚴肅應下,他很清楚這件事辦不好,他會落得個什么下場。
不過好在他本身就涉足酒泉的燒酒行當,調動抄沒的錢財買糧算本職工作,只不過經此一事,恐怕燒酒行也得關張大吉資產再度萎縮,已成定局。
“至于第三嘛,不能光讓你做得罪人的事,這是件好事。”
劉承宗說到這,終于笑了一下,道“我在陜西時,寧州的周知州送給我一本書,叫圖脈民天,是天啟年間進士耿蔭樓寫的,三千多字,這人在山東當知縣。”
寧州知州就是周日強,他在山東利津當過知縣,而寫圖脈民天的耿蔭樓則是臨淄知縣。
“耿知縣治下跟酒泉的情況略有相似,也是地多人少,百姓廣種薄收,這種條件想普遍實行精耕細作,勢無可能,而廣種薄收又會讓土地變壞,所以他發明了親田法,記在書里。”
“書里說之所以將這一方法叫做親田,就是把地偏愛偏重,一切俱偏,如人之有私,而比別人加倍親厚。”
劉承宗攤開手道“具體如一家五口,分田百畝,即將百畝分成五區,八十畝依然廣種薄收,唯獨選出一區二十畝,耕、種、耙、糞俱加數倍,旱則用水澆灌,沒水也要比旁地照料更勝。”
“如此,則遇到豐年,所收較另外八十畝,能多數倍;就算遇到旱澇,也能有另外八十畝豐收的收成;若遇蝗災,則合家守這二十畝,既能捕救,又能免蝗。”
“第二年另揀一區,仍照前法親田,則五年將百畝田地輪親一遍,都能養成膏腴之地;這事不限于畝數,有二十畝地,就每區五畝;有二百畝地,就每區四十畝。”
劉承宗說罷,對宋賢問道“這個親田法,我說明白了”
宋賢接連點頭,他也是讀過幾年書的人,對這個淺顯而簡單的方法只需要聽一遍就非常理解,當即抱拳喜道“卑職多謝大帥傳授親田法,如此一來,五年之后,肅州衛就遍地膏腴之地了”
親田法的方法很簡單,但這類農業方法最難的地方不在創新,而在推廣,沒有掌權者的推廣,則沒有大面積實行的可能,一家一戶使用,便沒有太大意義。
劉承宗倒沒有宋賢那么樂觀,他只是道“以酒泉綠洲的情況,數十年廣種薄收,未必是五年就能扭轉地力,不過按照親田法來做,一定是每輪地力更勝過去,一輪不行就兩輪,兩輪不行就三輪,總能讓酒泉遍地膏腴。”
隨著劉承宗話音落下,堂外有護兵持信入堂。
劉承宗拆開書信,便看見是高應登的筆跡,信上稱有一支兩千余人的明軍在高臺邊緣停駐,他在大漠里布下了口袋陣,卻沒能等到敵軍上鉤。
此時這支軍隊已經在高臺設寨挖壕建立防線,后續兩支兩千余人的明軍也加入防線,高應登推測,明軍的策略是打算死守。
因此他派遣塘騎交鋒,雙方互有勝敗,從俘虜口中得知,帶兵的是肅州副總兵李鴻嗣,兩路援軍分別為甘州路參將、西安府咸寧出身的武舉人林成棟,涼州衛世襲百戶出身的鎮夷游擊唐明世。
劉承宗看過書信,顯得分外高興,他站起身拍拍宋賢的肩膀,笑道“好啦,你去忙你的事,他們總是這樣,見著我就擺出個挨揍的架勢。”
“我給你一年時間,在酒泉綠洲施行親田法,若戰事順利,你把這三件事辦好,明后兩年,也許需要你去推廣親田法的就是整個河西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