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將軍、佛朗機、新威遠、新滅虜這種大型戰銃,在威力上又比它強。
而炮轟工事、進行城防,那是人家攻銃和守銃的工作,它也干不了。
不過盡管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平賊小將軍在李鴻嗣眼里,因為做工精良、用料扎實、設計合理,依然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火炮。
而至于弊端,對他來說不存在。
因為他對這門炮的使用方式跟劉承宗不一樣,正常打法是打三斤彈,平放一百九十步,非常耐用,快速裝填七八次進行輪射。
李鴻嗣是雙倍裝填,先裝實心彈再裝散鉛子,馬兵迂回、步兵在前,小戰銃的定位跟三眼銃、鳥銃是一樣的,打得就是個沖鋒炮。
正面寬度上十幾門炮分幾個批次起掩護作用協助步兵推進,貼近了只放一次,散子掃一片、實心彈碾一路,步兵推進至二三十步,由三眼銃和鳥銃構成的兩條火槍線進行輪射,基本上一輪就破陣格斗了。
火炮對射不存在的,剿賊戰爭官軍也沒輜重隊,根本沒法攜帶那么多炮彈。
這樣的經歷,令李鴻嗣非常驕傲地對林成棟等人道“叛軍火炮雖少,但他們的火炮很好。”
而林成棟道“大帥,我得到的情報,是敵軍千總有千斤炮,百總有二百斤小炮,而我們千總也有千斤炮,管隊有百斤炮,只要放近了,一門炮壓不住兩門。”
他們倆是各有各的情報來源,基于掌握的信息進行推測,唯獨鎮夷游擊唐明世沒有任何情報來源,根本插不上嘴,只能站在一邊旁聽。
不過唐明世倒是把元帥府的軍械情況掌握得挺好,他終于找到一個己方占據優勢的地方,叛軍一個百總隊只有一門炮,而官軍一個百總隊有兩門炮,雖然這兩門炮威力稍小,但放近了就能壓制敵軍火炮。
他記住了。
就在這時,有塘兵著急忙慌地跑過來,向李鴻嗣報告道“大帥,前線塘兵打旗了,有千余騎的敵軍近五十里,未修營寨,在挖廁坑,很多廁坑”
三名將軍一聽就知道,這個情報的意思,似乎是敵軍準備突襲。
大規模挖掘廁坑,和提前吃飯一樣,是進行突襲的必要準備,士兵們先解決了個人問題,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就不耽誤事了。
林成棟道“假的假的,不要管他。”
李鴻嗣卻沒這么篤定,皺眉道“即使是假的,也不能不防啊,萬一他們從南邊山腳繞至我軍身后,截斷糧道呢北邊可以暫且不管,南邊卻不能不管了。”
唐明世稍加思索,便道“大帥,那我去阻攔他們,在溝渠遍布之地與之交戰,將其火炮放近了再打。”
林成棟一聽就覺得不妥,但他和唐明世既沒有統屬關系,也不在一個防區,偏偏李鴻嗣還對南邊有所擔憂,因此只能勸說道“唐將軍,我們看見的都是他們想讓我們看的,你你若一定要去,多帶兵馬,敵騎未必僅有千余。”
李鴻嗣也叮囑道“林將軍說得對,你要多帶兵馬,若敵眾我寡,就快些撤回,再想別的辦法。”
唐明世重重抱拳“將軍放心,卑職心里有數”,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