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失望了
但再失望也沒用,守軍不出城他也屁點辦法沒有,畢竟他還沒喪心病狂到捧著火箭往城里放,只好率軍打馬向南,一路朝古浪峽狂奔而去。
城上的李鴻嗣對此頗為疑惑,他難以理解叛軍將領在城下兜轉好幾圈的意義何在,但是對張天琳的惱羞成怒可以感同身受,甚至有一種大仇得報的感覺。
他過去在陜西,追著叛軍馬蹄子揚塵好幾天,就是攆不上的時候偶爾也會想你要是敢跑慢點我就用馬蹄子踩死你
可能城下這個叛將心里想的也是這個吧,你要是敢出城我就用馬蹄子踩死你
嘿,爺爺偏不
另一邊受到極大震撼的則是扼守在古浪峽的明軍,在丟掉古浪守御千戶所之后,因為馮瓤與魏遷兒并未繼續追擊,丁紹胤得以在黑松林以北重新布置防線,柴時華與白廣恩也被喊了回來。
丁紹胤這會已經察覺出不對了,白廣恩的逃跑路線明顯是提前做過設計,目標非常明確,被叫住的時候人已經沿著黃羊川往東跑到石峽關了。
這是一條非常正常的逃跑路線,從石峽關往東,沿毛毛山北麓可以通往永泰城,那是寧夏邊軍向西調派的必經之地。
但柴時華的撤退方向就很奇怪了,他沒有跟白廣恩往東跑,反倒是沿古浪峽向南,過了岔口驛,又朝莊浪衛跑去了。
如果三個營有序地撤退,退往莊浪衛固守最后一個陣地還可以理解,可你都要逃跑了,還往敵軍南北夾擊的核心地帶跑什么,投敵
這讓丁紹胤確定了一件事,真打起來,這倆人一個比一個跑得快,但真要計較,白廣恩跟他并肩作戰的可能性更大一點,至少不會害他。
柴時華雖然是將門子弟,但此時他顯然跟朝廷已經不是一條心了;而白廣恩盡管流賊出身,此時到底還是跟朝廷一條心的。
撤到黑松林馬驛的第一天,丁紹胤就把倆人叫到一塊,當場把柴時華軟禁起來,隨后單騎去了楊嘉謨留下的標營,號召士兵跟他一起據守古浪峽,等戰局有變打回涼州城。
丁紹胤是涼州人,楊嘉謨的標兵大部分也是涼州人,這支軍隊輕而易舉地就接受了丁紹胤的指揮你丁指揮同知戰場奪權,死都不怕,他們怕什么
人們對據守古浪峽這個任務也充滿信心,這里的地形讓大隊人馬難以展開,而小規模沖突作戰是明軍的長處。
但隨后發生在古浪峽的事,確實令人害怕。
塘兵,缽胃沒有盔纓和盔旗的塘兵,出沒在古浪峽附近每一條山道與山嵴之間,隨時會從山間谷道鉆出來,就像把他們包圍了一般,到處都是。
在雙方塘兵交鋒之間,元帥軍塘兵以絕對的數量優勢,在山谷把明軍塘騎壓縮在以黑松林馬驛為中心的方圓十里,最后他們只能確保十幾條山道的偵查崗哨。
而在更多的地方,東西南北,人影憧憧,向明軍昭示著有一些可怕的東西要上山了。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