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命令,讓明軍守將對出成對敵表現消極,但守城作戰一個個又極為用命,以至于雙方就這么尬住了。
黃臺吉想攻城,說他不想攻城是屁話,誰不知道最大的財富都在城里,但問題攻不下來;那就只好改變戰略,退求其次,先憑借后金將士能征慣戰、而明軍在大型會戰中表現弱勢的特點,通過野戰消滅明軍的重兵集團,再攻取城池。
黃臺吉被這種局勢逼得難受壞了,時間越往后拖,他回家越不順利,而且此時也不能下令回家,攏共就綁到一千多人,牛羊牲畜倒是搶到不少,但這根本不足以供他回家。
更別說還有關外大幾萬新附蒙古人,他已經得到消息,漠北三汗也領兵在鄂爾多斯等地虎視眈眈,再加上宣大屯駐的明軍重兵,這些家伙都在等他收兵回家。
只要下令收兵,歸途上他的軍隊就不可能表現得現在一樣好了,到時候就是四面挨揍的局面。
此時此刻他屯兵應州,就是為了吸引大同、陽和兩處明軍重兵集團跟他野戰,但宣大巡撫張宗衡根本不理他。
所以黃臺吉做了兩手準備,第一是給大同城里的張宗衡寫信議和,給自己拖延時間。
另一邊派馬兵急切出關,向沈陽傳達戰事不利、兵馬損失不小的消息,命金國將蓋州、海州、金州、復州等處屯田人口統統遷往沈陽,各處只留騎兵巡邏防備皮島偷襲,各牛錄蒸燒炒面,接應大軍回師。
而同一時刻,大同城里的張宗衡,想法跟黃臺吉一樣,同樣是兩手準備。
他一邊給皇上寫信,陳述戰役不好打,二道邊墻內各堡、營將校守城打得湊合,但這是用命換的,打得很辛苦,而野戰兵力無法集結一處,出去就是以寡擊眾,因此需要拖一拖,等待援軍抵達,黃臺吉要議和,建議以此拖住他。
皇上的回信麻利且淡定“別慌,援軍正在路上。”
說實話,張宗衡看見這份援軍名單,內心有點崩潰,五味雜陳。
名單前面還挺正常,山西總兵張全昌正帶著平陽參將付仁喜火速趕來。
除了山西軍,朝廷還計劃讓薊遼總督傅宗龍籌備一支三萬人的援軍,其中薊鎮、密云出兵一萬,關兵一萬、寧兵一萬,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
但離譜的是援軍并非僅僅從東邊來,西邊也有份,名單里出現了很多令張宗衡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就比如劉承宗。
早上好
本章完
rg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