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化家為國,不忠于皇帝的官員權臣就有叛亂成功的可能;不能化國為天下,百姓造反也有更高的成功幾率。
這個國家按說早在土木堡大敗、嘉靖爺修仙、萬歷爺怠政那幾個大坎兒上就該亡了,結果硬是把詐尸這門兒手藝練了個融會貫通,蹦跶到現在,生龍活虎。
這種強大,體現在大明身上,就是能打。
百年戰爭還夾著幾十年停戰期,而大明在六合宇內幾乎連著打了一百年仗,北邊打完打東邊,東邊打完打西邊,外邊打完從體內分出來個小東西接著打。
能打并不意味著一定能贏,但韌性能給敵人帶來很可怕的壓迫感與絕望,此消彼長,能幫助最后取勝。
直到現在,那些百年來跟大明交兵的對手,已經躺下了一個又一個,還站著的寥寥無幾,即使是表現最好的后金,也只是想方設法維持一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樣子。
在這個時候就連黃臺吉,都不會相信大明會很快滅亡,綽羅斯的也先都沒拿大明給滅了,他這才哪兒到哪。
只有站在大明那邊的人,才會相信能掃平叛亂、殲滅后金。
這份信念,導致就算到了如今地步,旱災、水災、兵災、饑荒、瘟疫橫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做出迫不得已的選擇,在一個地方都分成兩撥。
糧食不夠吃,土地養活不了這么多人,人們做出自然選擇,一批人成為響應農民軍的流賊,另一批人就成為響應官府的土寨團練。
所以劉承宗能理解張一川的絕望,此時不會有任何一個農民軍真的堅信最終能把大明推翻,最多都只是和后金一樣,想方設法維持活下去的狀態。
只不過他們這種絕望之下的選擇,給元帥府的整編帶來很大麻煩。
“我本來以為收編了張一川,能給我省點麻煩,沒想到給自己找了個更大的麻煩。”
劉承宗苦笑著搖搖頭,能武裝一個營的裝備都已經運過去了。
照著張一川的老戰術,如果把重新整編的五個營派往前線,他們或許能在第一場甚至第二場戰斗中僥幸取勝,可一旦被官軍摸清路數,接下來必然要敗,到時候這一個營的裝備就是資敵。
“河南五營短時間學不會戰陣,沒那么長時間,能學多少算多少。”
劉承宗叮囑了劉翼勇幾句,便打發他回寧遠縣練兵,隨即向整個元帥府發布命令“傳甘肅、西寧、臨洮將校至蘭州議事,準備東征。”
下午好
本章完
fo
fo。fo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