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簡單,真換起來楊麒要價還挺黑的,不過這年月漠南草原上,大米和掛面就是硬通貨,比鐵刀和鐵鍋都值錢,漠北三汗拿著市賞換來的山西潞安府綢緞,捏著鼻子跟楊麒換炒面。
楊麒轉頭就讓白文選竄進了宣府副總兵付仁喜的防區“付大帥,你的兵,要綢緞不要潞綢,潞安府上好的潞綢”
十七世紀的圓圈兒貿易出現了。
明廷把潞安府的絲綢運到寧夏,用以搪塞想要買糧的漠北貴族,楊麒用糧食低價換回絲綢,轉手通過付仁喜的兵,重新低價賣進了山西,跟付仁喜手下的邊兵換糧食。
山西邊兵一個個餓得眼冒綠光,可越是如此,就對這走私貿易越來勁。
盡管只隔了一道邊墻,但潞綢和糧食就已經是兩個價了,糧食在邊外換了綢緞,回到邊內就能跟商賈再買糧食。
山西兵是瘋狂壓價,楊麒是飽含熱淚賺一半,大明四十九萬兩白銀的市賞,硬是讓他用圓圈貿易刷出了二百萬兩的gd。
碩壘等人前腳帶著大部隊離開,大賺特賺的楊都督已經讓四個總兵部在草原上找耕地,開始丈清田畝了。
土默特部的歸化城本來就有板升,這本來是草原上最富庶的地方,只不過流年不利,土默特部是連年大戰連年輸,人死的沒剩多少,田地撂荒、水利失修,楊麒打進了歸化城,就對豐州灘的土地極為眼熱。
早在過年時候他就把話放下我就是明天死了,今天也得把這地給種上。
為了率領這支軍隊活下去,楊麒已經絕望到臉都不要了,但即便使出能想到的所有辦法,他在心里依然清楚,這支軍隊能不能活到秋天,主要看的是運氣。
不能從后金的攻勢中幸存下來,他就算從大明手上坑蒙拐騙到再多糧食也無濟于事。
因為他有信心用自己麾下一萬三千多人跟后金作戰,輸面比較大,但并非沒有一戰之力;可這場仗只要開始打,最后輸的一定是他,即使僥幸勝過后金,漠南都督府也將在戰后不復存在。
而把取勝希望寄放在宣大明軍身上,那顯然只能看運氣了。
不過在崇禎八年的春天,漠南草原上最絕望的人并非楊麒,而是另一個三十歲的蒙古貴族,薩囊徹辰洪臺吉。
在整個蒙古分崩離析的時代漩渦中,薩囊徹辰洪臺吉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他解去一身征塵,回到故鄉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寢八白室,以絕望中生出的強烈希望,提筆為他的民族,一個生于戰爭也即將消亡于戰爭的民族編寫史書。
書的名字叫哈敦溫都蘇努額爾德尼脫卜赤,又名蒙古源流。本章完
fo
fo。fo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