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宗也就這猜測了,沒別的可能,若說大軍吳自勉可能缺,但收攏收攏湊出兩三千精兵,對偌大的延綏鎮不是問題。
根本輪不著抽調延安衛的兵馬,最大的可能就是吳自勉又貪了。
何況如今遍地是賊交通不便,陜西對延安府是半放棄狀態,他們都不知道延安衛的情況。
劉承宗試著想過,在陜西掌政者眼中的延安府是什么情況,基本上張輦和楊彥昌就是一根釘子。
四面八方全是流賊,只有這根釘子還在延安府城釘著。
就和延川縣給李卑畫個圈一樣,安全區。
出了這個圈,全是賊。
楊彥昌一聽這解釋,更是無奈:“那我怎么都是死唄,若吳自勉盯上我的戰馬,那我怎么躲怕是都躲不過了。”
劉承宗點頭道:“我估計要不了幾日,就會有那邊的信給你傳過來,拿冠冕堂皇的借口找你要馬,你把馬給他,這事就算過去了。”
“若不給他馬,恐怕就算打出一仗,他也不會善罷甘休,還是會找你要馬。”
劉承宗沒再多說,只顧埋頭趕路,一方面他想給楊彥昌一點考慮時間;另一方面,他也在想,這事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勤王軍會不會崩潰,他心里也沒底,畢竟明軍的上限和下限……太難估算了。
萬一勤王軍沒崩潰,楊彥昌帶兵到了京畿入衛,那他跑還是不跑?
跑,官沒了;不跑,命沒了。
怎么算都是虧。
直到二人抵達杏子河,楊彥昌還是沒解決辦法,甚至向劉承宗求助道:“要不你幫我搶百十匹馬吧?”
劉承宗有馬還想自己騎呢。
他笑道:“不如這樣,要不你就去吧,帶五百人,我給你弄二百匹馬。”
“有這馬我還過去干嘛啊,直接把馬給吳自勉。”楊彥昌大感虧本,擺手道:“讓他自己去勤王算了!”
“這可不行。”
劉承宗小算盤打得啪啪響,抬手道:“你看啊,我給你二百匹馬,你不去入衛,咱是不是凈虧二百匹馬?”
楊彥昌點點頭:“是啊,可官大壓死人,有啥辦法嘛。”
“如果把這二百匹馬當本錢,你帶五百人過去,過去就先送他一百匹,勤王路上糧草肯定不夠,你帶著王和尚,我這再給你弄倆路熟的,路上跟那些邊軍混熟,有人想脫營逃跑,你就放人帶著他們跑。”
劉承宗抬起手掌,另一只手在掌心點著道:“跑到延安府,我派人接應,咱用馬兒換他的兵,是不是就沒這么虧本了?”
楊彥昌又點點頭,隨后搖頭道:“不是啊兄弟,你這不就把我虧了?”
“不虧,你聽我說,二百匹馬,過去趕在吳自勉之前送給他,就說延安府支援吳總兵勤王,等走到后邊脫營的兵夠多,你干脆把另外一百匹也送他,跟他商量,把你放回來,實在不行讓他把你放回來再給他一百匹。”
劉承宗眼睛定定看著楊彥昌:“三百匹馬,你只要能給我弄回來三百個邊軍,最好連把總一塊弄回來,我就不虧,你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