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
出現在這的官軍,立刻讓劉承宗想到了延安府新任參將艾穆。
這意味著少則上千、多則三千的官軍就在百里之內。
“圍住他們,一個也不能讓他們跑了。”
前哨當即部署正面埋伏,左右兩哨像兩只拳頭,自兩翼緩緩鋪開,同時左哨繼續向前行進,由后哨補上左翼位置,繼而完成合圍。
不知官軍位置,劉承宗沒允許他們使用火炮,直接以步兵環圍、馬兵突擊的方式把他們圍在正中間。
被圍在里面的軍官迅速結陣,而后意識到賊兵人多勢眾,操持秦腔高聲下令嘗試突圍,四次突圍失敗,部下士兵一個個被擒,最終只能無奈投降。
輔兵還未把降兵押過來,楊耀已打馬回來,報告道:“將軍,他們是關中來的兵!”
楊耀說這話時,臉上透著點難以言喻的恨意。
他很嫉妒。
這幫關中兵各個吃得膀大腰圓,鎧甲好兵器也好,整天屯在西安府附近。
憑什么他們固原營就餓得不嘩變而不可活?
一共四十四個官軍,在戰斗中有倆人被羽箭打中面頰死了,余下四十二個都放下兵器投降。
劉承宗讓人看著降兵,把領頭的管隊叫來問話。
那是個三十個多歲的漢子,有一臉像王文秀般的大胡子,看著就是個老兵了,嘴邊還帶著道刀疤。
他叫馬茂官,是都司營的管隊。
起初心里挺不服氣,還嚷嚷著人多欺負人少。
后來被押著走了幾步,發現這幫人全是老兵,讓他心里直打鼓。
他也不是沒和陜北的農民軍作戰過。
單就去年這時候,王左掛打三原,朝廷調他跟著陳都司去守衛三原。
雖說那場仗他覺得挺窩囊,但好歹見著農民軍了。
那時王左掛的農民軍推進到三原縣北方四十里的汾村,洪承疇調集各地民壯鄉兵上萬,遠遠堵截各地。
本以為這就到了大戰的時候。
卻沒想到他們跟著陳都司從三原縣領了兵糧,轉眼都司營就下令調往耀州。
避戰。
軍中都說,陳都司是收了王左掛的賄賂。
在他們拔營而起的同時,賊眾躍馬直沖民壯大營,連沖鄉兵十一陣,反被殺了百余人。
都司營只是遠遠看著,軍中嚴令,一矢不發。
如果他們出戰,王左掛跑不了。
后來雷雨大作,王左掛從重圍之中逃竄,后來的事情就更亂了。
不少官軍去搶奪民壯戰利,許多民壯沒死在王左掛手里,反而被官軍所殺,也有些官軍被忠統的鄉兵殺了。
對馬茂官來說,只要當兵的時間夠長,這世道什么離奇的事都會發生。
都司營受命保護三原百姓,結果一場戰斗,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只是在三原縣的土地上站了站,少數幾十人見了血,殺的卻是本該保護的百姓。
明明是忠統士紳武裝力挽狂瀾,最后功勞卻被記在全程未出現在戰場的洪承疇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