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夜里,高迎祥大隊人馬陳布黃河東西兩岸,東邊的堆出百余步長的五尺土臺,西邊則推出幾個散亂矮丘。
讓永和關上的付仁喜看不懂。
不過看不懂也沒關系,隨后高迎祥的部隊進兵了,大部隊留守東岸,命高迎恩率麾下兩千余精壯軍士渡河。
他手中最精銳的夷丁降兵,渡河后留守在矮丘以東。
等到后半夜,永和關上的守軍來向付仁喜報告,說高迎祥的人在東岸土臺上推了好幾門炮。
引得付仁喜很是驚奇,干脆從被窩里爬起來,登城去看。
他心想,這些流賊還會用炮呢?
在付仁喜心里,陜西諸多首領,也就劉承宗談得上用炮。
畢竟獅子營那幫強人如狼似虎,也確實弄了兩門紅夷炮,玩的炮比官軍都厲害。
其實首領,付仁喜還真沒想過用炮。
就算守軍跟他說高迎祥往河岸邊拉來一堆炮,他心里還笑呢,這高首領不是早前剛問過他,黃河有多寬么。
他知道高迎祥在東岸修了一條長堤,但沒想過高迎祥打算拿那條長堤干什么。
甚至根本沒往炮那方面去想。
涌珠、虎蹲那種輕型小炮,可沒辦法隔著黃河打人,何況就算是高迎祥手里有將軍炮,也不至于挖上百步的長堤。
不過等付仁喜站上關城一看,傻眼了。
趕緊讓人開關門跑了出去。
月光下,半人高的土堤上,擺了清一色的雙輪炮車。
輪子很大但很窄,鐵質的,由鄉寧鐵匠制成,中間的木質炮架由工哨匠人制作,上面固定的銅炮,由工哨師成我鑄成。
站在土堤下的士兵沒點火把,高迎祥站在堤上向對岸瞭望,黑漆漆一片,什么都看不見。
劉承宗派人向山西傳信時,新鑄的二百斤獅子炮已經鑄造完成,進入最后的打磨階段。
兩批火炮一共鑄造了四十七門,但有十一門沒鑄好,被重新融成銅錠,師成我打算和劉承宗匯合后再繼續鑄造。
劉承宗傳信的意圖,是希望提醒高迎祥不要盲目回陜,以免與進剿官軍撞個正著。
但高迎祥不是這么想的,高師傅認為劉承宗在求援,他不論如何也得回陜西出個人手。
等這批炮一造好,當即點起人馬烏泱泱自平陽府席卷而上,如同飛蝗般掠過隰州,直撲永和縣。
順便在路上還幫劉承宗測試了一下雙輪炮車的狀態,大鐵輪非常好使,炮的重量也剛剛好。
剛好是一頭驢能拉著滿地跑的狀態,一個炮組配四頭騾子五個人,官道上日行百里沒問題。
其實高迎祥早就有點躍躍欲試了。
上個月在山西,師成我答應給他鑄的炮還造好,他就借了幾門炮去找平陽衛旗軍練練手。
說實話有幾門這玩意兒,高迎祥覺得自己比去年厲害了一萬八千多倍。
最后還沒輪著炮上場,單憑兵力就把平陽衛旗軍嚇得不敢出門,最后只在郊外打莊子時放了幾炮,一點兒都不過癮。
今天一聽杜文煥在對面,倒不是高迎祥飄了,他實在是太想用三十六門炮來一次齊射了。
哪怕就在這打一次呢。
高迎祥的打算很簡單,讓高迎恩帶兵去打延水關,肯定打不下來,把官軍叫醒,沒準他們生氣就會追出來。